|
浅谈现代护理中的人文关怀 |
|
浅谈现代护理中的人文关怀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以病为中心”的传统医学模式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医学模式,病人不仅需要高超的医疗护理技术,而且更需要人文关怀。因此,通过营造人文气氛、开展礼仪服务、注重心理疏导等环节,把高超的护理技术与人文关怀完美结合,推进现代医学护理学的深入发展,给予病人人文关怀,提高病人满意度,已成为当代护理学发展的主流方向。所以,如何完善和发展“人文关怀”已成为当代护理工作人员竟相研究的热点问题:
1 如何在护理工作中做好人文关怀[1] 首先是要营造人文气氛: 医院和病房应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性、人情味的,以关心病人、尊重病人、以病人利益和需要为中心的人文环境。要求全院每个护士有高度自觉的人文情感和人道伦理意识。病房环境的设计和设施布置尽可能体现家庭式的温馨、舒适和方便,这样既消除病人的陌生感、恐惧感和孤独感,同时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护患沟通交流环境,更有利于护士及时了解病人存在的问题和顾虑,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加以解决。
其次是将现代礼仪融入护理行为中:树立护士良好的职业形象,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礼仪爱心教育,进行日常礼仪、电话礼仪、上岗礼仪、交接班规范等严格训练,并将这些行为融入各项护理工作中,纳入护理质控标准,使护士的形象工程、爱心意识得到强化,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不断提高,使全院护士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护士们的规范化操作、优雅举止、良好的语言修养,才能受到病人的普遍好评。
再次是注重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与病人的交流沟通是整体护理的基本行为,贯穿于临床护理的全过程。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善于与病人沟通交流能较好地解决病人住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及心理需求,减少护理纠纷,拉近护患距离,使护士及病人都处在较好的人文环境中工作和治疗。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做过的调查研究表明:护理工作人员业务精湛、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善于和病人交流沟通能很好的改善病人的低落情绪或心理障碍,提高医患、护患配合度,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整个医疗效果。
另外茶话会式工休座谈会也是拉近护患距离的桥梁:工休座谈会是医、护、患三者相互沟通、增进理解、相互协调的纽带和桥梁,将以往的工休座谈会改成茶话会式的工休座谈会,在会场有鲜花、糖果等小吃,医护人员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友,病人可轻松地与医护人员畅谈,发表自己的建议,医护人员对病人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做到科室能解决的及时解决,由于某种特殊原因不能解决的要向病人解释清楚,给病人一个完满的答复,取得病人的信赖、理解和支持。
最后,跟踪健康教育,减少疾病复发,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一方面,制备连心卡:维护病人健康,开通健康绿色通道,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方便病人复诊、提高出院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同时作为社区护理的延伸点,提高病人出院后的生活质量。也可作为科室的宣传媒体,对科室的技术力量、设备等作简单扼要的介绍。在病人出院时赠与病人,让每位病人感受到医护人员在其出院后仍关注着他的健康,使其感受到温馨的服务,增强病人院外自护能力和保健意识。方便病人有事与医务人员联系,起到急救指南作用,增加了病员的安全感。密切医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渲染了充满关心、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的护理文化氛围,塑造了护士美的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起到宣传作用,也会在某种程度上为医院带来经济效益。
2 整体护理与人文关怀[1] 整体护理的人文内涵核心是:护理工作首先要尊重人、关爱人。如果抽掉这个现代人文关怀核心,再完善的整体护理程序可能在实践中流于冰冷的形式,而无法达到优质护理效果,进而阻滞了整体护理向纵深发展。关怀是护理的核心概念与中心任务。有效的关怀能增强病人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病人的康复[2]。病人在整体护理中感受的关怀越深,对护理的满意度就越高[3]。在整体护理工作中,要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证护理质量,护士必须注重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主要表现在护士善于从不同病人的眼神、表情言语、体态中读懂他们的需要、痛苦和渴望,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保护病人的隐私,并能不遗余力地满足他们的需要,哪怕是极其细微的小事[4]。
实践证明,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整体护理的开展,深受广大病人的好评,不仅符合医疗护理需求不断增长的客观形势,同[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论中药调剂交待的重要性 下一个医学论文: 加强临床输血管理 预防医疗纠纷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