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护士长素质及管理 |
|
,组织查房,管理病区的教学与科研,负责排班等工作,护士长角色的期望主要有:医院、科室、护理组织要求护士长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满足患者的需求,树立良好的护理专业价值观,满足护士群众利益的需要,加强与护理相关部门、科室人员的有效沟通与合作等。管理学者Mintzberg认为护士长承担着10种角色,即领导者、联系者、陪伴者、监督者、传播者、代言人、企业家、资源调配者、调停者和协调者[4]。
1.7 护患代言人 护士长首先要关心、爱护、尊重、理解护士,尽量满足下属护理人员的群体利益,代表护理人员与其他业务人员协商业务工作,与行政、后勤部门协商为护理人员争取权益,护士长要代表患者的利益,反映患者和陪护人的要求,与有关人员联系和沟通,为患者解决困难,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2 提高护士长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2.1 注重培训,提高管理能力 护理管理人才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向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使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得以不断提高,各层次的护理管理人员都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教育达到提高个人素质的目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管理人员培训最普遍的内容有管理技能,人才开发,基本的计算能力、监控能力、相应知识和技术能力、新方法、顾客关系、人才发展等[5]。护理管理人才的培养是个长期、有计划的工作过程,学习是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护士长应以学习护理管理知识及护理专业知识为重点,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即邀请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护理专家、护士长讲学,进行现身说法,解决护士长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和派出去参观学习、参加学术会议、进修等。对新任和年轻护士长可采取定期或不定期、长期或短期、自学或脱产等多种形式进行分层次培训,尤其是对新任护士长,应进行岗前培训,上岗后应继续参加护士长系统的管理学习和教育[6]。虽然医院的培训提供了护理管理岗位需要的关键知识和能力,但培训的目的实际离不开每一位管理者的个人努力。
2.2 提高非权力影响力 管理理论对领导一词的解释,传统与现代理论存在着差异。传统理论注重指挥过程,而现代理论强调影响过程。按现代管理理论,可以认为护士长自身的行为是护士的范型[7],护士长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丰富的才能和渊博的知识、良好的自制能力和人际关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超的护理技术等无不影响着护士。非权力性影响力在领导影响力中是占主导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影响力,更能激发人们的自觉性,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主要是要提高领导者自身素质、能力和领导艺术[8],包括有强烈的进取心,高度的主动精神,勇于承担责任,正直、诚实、言行一致,赢得信赖,高度的自信心,有足够的解决问题和决策的智慧,在护士中树立较高的威信,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使下属从心理上信服、尊敬,顺从和信赖,并改变她们的不良行为。
2.3 培养预见力 护士长应注重培养自己的预见力,以便在问题未完全暴露前,就能预见到事态发展的趋势,做出正确的估计和决策,采取合理的解决方法,把矛盾和问题解决于萌芽之中。
2.4 公开竞选护士长 要改变以往领导任命提拔护士长的传统做法,按照民主、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公开竞选护士长,变原来的“要我干”为“我要干”,为有护理管理才能者搭设一个施展才华的大舞台,逐步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氛围[9]。
2.5 实行护士长任期目标考核责任制 护士长在任职期间要根据医院、护理部的工作总目标,结合科室工作,护理人员结构,素质等方面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定期对护士长的任职进行考核,了解护士长履行职责,工作质量及管理水平情况,充分发挥护士长的职能作用。采取年度护士长述职,综合科室工作质量达标等管理项目和个人德、能、勤、绩的实际考核,进行科级全院范围内民主测评,医院考核组进行综合分析,对照考核标准逐个做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的结论,提交院领导审核,从而促使护士长在竞争中思考变革,提高自我,增强护士长队伍的活力[10]。
3 护士长护理管理技巧
3.1 作风民主,宽宏待人 护士长要广泛听取医护人员的意见,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让护士参与病房管理,以增强她们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宽以待人,能使下属护士产生安全感,大家不必担心“穿小鞋”、“抓辫子”,心情舒畅,有利于团结,增强凝聚力。动辄整人,导致“恐整病”,人人自危,有话不敢说。其实不说不等于无话可说,而是转入地下,造成一股“地下洪流”,不知何时爆发出来,这是非常失策和危险的。
3.2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进口西洋参 国产西洋参与生晒参的鉴别 下一个医学论文: 论中药调剂交待的重要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