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实习护生职业角色意识的培养 |
|
临床实习护生职业角色意识的培养
摘要 目的: 如何对实习护生进行临床实习阶段角色意识的培养。方法: 通过对实习护生创建良好的角色演练环境,激发热爱护理职业的情感,端正职业态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全面合格的职业技能型人才。结果: 临床实习即是护生职业角色的第一次预演,也是对角色意识的一次训练和培养,使实习护生由“相当角色”尽快“进入角色”的飞跃过程,使之成为高素质和操作娴熟的技术能手。结论: 实习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岗前培训和职业角色意识的培养、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医院是接受在校护生唯一的临床实习基地,也是培养一批又一批综合素质高,专业技术性强的实用型人才之保库。所以,医院环境的影响、临床老师的启蒙带教对实习护生角色意识转换的快慢、职业情操的高低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实习生 职业角色 意识 培养
医学生临床实习是专业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特定的实习环境、组织形式和教育程序,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角色意识有着特殊的效果,加强这一教育过程,对全面完成实习计划和任务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生活、择业及创业意识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作为临床教师,结合护理专业实习生的特点,谈几点粗浅认识。
1 创设良好的角色演练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的优劣对于人们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影响实习生职业角色意识形成有内环境和外环境两个方面。内环境主要是指实习生本人职业动机、职业情感、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及职业自律精神等;外环境则主要指围绕本人活动周围的实习团体、实习医院、带教老师及相关社会群体的职业意识、职业荣辱感及职业苦乐观。所以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要注意充分调动实习生的自觉积极性。促成由环境朝着有利实习生职业角色意识形成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要善于集合各种外环境因素的影响来推动内环境的变化。为此,一方面可通过为人师表的榜样教育。比如:带教老师的职业修养、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健康体魄、优雅的风度,沉着、冷静、敏捷的动作和准确、娴熟、轻巧的操作技能等表率作用的影响下,促进实习生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抱有崇高的职业信念,树立正确的职业动机,端正职业态度;还要让他们在各科护理操作过程中去获得潜移默化的职业角色意识,从而完全实现弗洛伊德所指出的“整体潜意识”向“个人潜意识”转化,并逐步升华,使整体潜意识融入个人的具体行为和经验体会之中,以形成牢固的心理定势。另一方面,要根据临床实习的阶段性变化和特点,借助各种环境的有利因素,让实习生在忠诚护理事业,热爱护理事业,献身护理事业的良好氛围中加快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因此,选择好实习基地,争取实习医院的全面支持是达到优化环境的先决条件。同时,学校还应做好实习生实习前的思想教育及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对实习生预先进行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和考核,使她们形成正确的角色概念。进入实习医院后,就利用所在医院护理人员的良好医德来教育感化她们。例如:请护理老前辈谈她们献身于护理事业的工作体会,经验教训及工作成就,让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演示各种操作技术,介绍护理学科的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及发展方向等。通过献身说法来进一步促使实习生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使实习生由“相当角色”到尽快“进入角色”,以致于“完成好角色”。
2 激发热爱职业的情感
良好的职业情感不仅是确立职业角色意识的基础,也是产生持久的积极性职业行为的强大动力。带教指导老师要密切结合实习中的具体事例,及时帮助实习生进行总结和提炼,让她们在“感情回味”的过程中去领悟“护理”这一职业的重要社会意义,懂得“护理”一词的真正价值的内涵,从而对护理职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爱,并愿意为之献身。同时,也可请实习医院组织对实习生的欢迎和欢送仪式,以及对实习期间表现突出的优秀生给予表彰和奖励,这样做,对激发实习生的职业情感有着重大的作用,有利于她们坚定职业选择的决心。另外,也可结合实习工作或护理工作召开座谈会,使护生进一步了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她们善于从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利益,社会生活条件和社会对护士职业的尊敬等方面去寻取自身的社会价值,解开心中的职业选择,职业利益与社会需要相互矛盾所集结的焦虑、惆怅和困惑,从职业定向的彷徨和抑郁中挣脱出来,从而牢固地建立职业情感。
3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熟练的职业基本功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用社会学习理论指导临床护理带教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