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霉素的临床新用途 |
|
克拉霉素的临床新用途
摘要 克拉霉素为一新型14元环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近年来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本文综述了克拉霉素在
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关键词克拉霉素肺炎肺肿瘤哮喘
1 感染性疾病
1.1 鼻旁窦炎长期应用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治疗有效。铃木等采用克拉霉素150~200mg.d-l治疗鼻
旁窦炎,疗程2~3mo,疗效显著,[JP2]特别是对血清igE水平正常、鼻粘膜组织涂片无嗜酸细胞浸润,非过敏性病
因者疗效较好。MIYANOHARA[JP]等进行的免疫印迹试验证明,克拉霉素能抑制嗜血流感杆菌内毒素(HIE),刺激
人鼻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1(1L-1)基因的表达。而且,1L-1β刺激鼻纤维母细胞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
作用也受到抑制。电泳移动试验也证明在受HIE和1L-1β刺激后,克拉霉素能抑制人鼻上皮细胞和纤维母细
胞NFB的DNA结合力。
1.2肺炎在各种大环内酯类药物中,克拉霉素在肺部的药物浓度最高,因此在选择大环内酯类治疗呼吸系
统感染时应为首选。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与
β内酰胺类药物相当。另一研究发现应用包括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可降低CAP的
病死率,但各年产一的效益(指采用包括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的经验性抗菌药物方案所降低的病死率)不
一,这可能与非典型肺炎流行率的差异有关。值得重视的是,某些地区近年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
性增长已经超过青霉素。CAP常见病原菌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在中国大陆为26%,而在台湾地区,对红霉
素(erythromycin)、阿奇霉素(azithromycin)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分别高达74%,78%和54%。
1.3生物被膜病是细菌在不利环境下,由附着生物材料(如气管插管、导尿管等)或机体腔道表面的细菌产
生藻酸盐多糖,使细菌相互粘连形成膜状物,附着于病灶或导管的表面。此即菌膜(bacterial biofilm BF)。
BF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致病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等都与浮游生长的细胞显著不同。细菌借助
BF逃逸宿主免疫和抗菌药物的杀伤作用,能让游离菌致死的抗菌药物剂量往往对BF中的细菌无效,治疗颇
为棘手。
除了改进生物医学材料以预防BF形成外,发生菌膜病后可采用易透过BF的抗菌药物来治疗。其中以
大环内酯类,特别是克拉霉素的作用较为突出,对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藻酸盐和非粘液型的铜绿假单胞菌多
糖物质的合成都有抑制作用。喹诺酮类药物穿透细菌细胞外多糖,对生长缓慢的细菌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大
环内酯类药物与喹酮类药物联合应用可抑制细菌细胞外多糖,抑制导管表面BF的形成。另一研究发现,单
用克拉霉素或左氧氟沙星(1evofloxacin)治疗不能抑制菌膜形成,两都联合应用才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此外,
应在早期BF形成72h内即开始治疗,因为此时BF尚未形成稳态,药物相对容易进入,取得较好疗
效。蛋白酶制剂促使抗菌药物向感染部位渗透,可作辅助治疗。
1.4抗结核[1]对体外巨噬细胞和C57BL/6鼠的研究,克拉霉素对多种结核菌株的体外MIC为4~>16mg·L-1
(原文:4 to >16 micrograms/mL),并能轻度提高利福平(rifampin)对H37Rv菌株的活性,但不能提高异烟肼
(isoniazid)或利福平对其他结核菌株的作用。然而在巨噬细胞内,克拉霉素对结核菌株呈现高度活性,
对异烟肼和利福平敏感或耐药的结核菌株,与利福平具有协同作用。根据肺和肾的资料研究,克拉霉素
抗结核作用弱于链霉素(streptomycin)和异烟肼,其单用或联合应用的抗结核作用相当于氨硫脲(thiacetazone)。
提示克拉霉素可作为二线抗结核药物。
1.5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除了可以引起球部溃疡,胃淋巴瘤和胃癌外,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测
定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多种胃外病变如心血管(冠心病)、呼吸(支气管扩张)、神经(脑血管意外)、皮肤(荨
麻疹)、自身免疫性疾病(血小板减少症),以及生长迟缓等疾病相关。虽然具体发病机制不同,但清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可以使疾病缓解甚至痊愈。
克拉霉素为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有效药物之一已为众所周知,但关于其疗程尚存在争议[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卡托普利在循环系统之外的临床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