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托普利在循环系统之外的临床应用 |
|
卡托普利在循环系统之外的临床应用
卡托普利(Captopril CPT又名巯甲丙脯酸),是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充血性心衰较早的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抑制剂,它通过阻止血管紧张素I转变成血管紧张素II,从而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抑制小动脉血管收缩,起到降
压作用,同时减少醛固酮的生成而不伴有钠水的潴留。近年来随着对CPT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上应用CPT治疗非循
环系统疾病也日趋广泛。
1肾脏疾病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糖尿病
肾病、流行性出血热引起的急性肾衰、Bartter’s综合征等。其作用机制可能是CPT具有抑制肾素分泌,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抑制缓激肽的灭活,影响激肽原—激肽—前列腺
系统等功能有关。2类风湿性关节炎CPT具有抑制缓激肽酶Ⅱ的作用,阻止缓激肽的裂解,间接刺激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从而改变炎症过程,同时通过植物血细胞凝集素,刺激淋巴细胞,间接增加前列腺素的生成,起到免疫抑制作用
3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该病症可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功能活跃而导致血压升高,也可由于血钙升高而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CPT通过降压作用而改善其临床症状。
4肝硬化腹水 临床资料显示,大多数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比较活跃,CPT通过减少血管紧张素Ⅱ,使肝脏和肾脏的血管阻力减少,血流量增加,提高了肾小球滤过率和肌酐清除率,从而减轻腹水症状。
5特异性水肿机制可能同肝硬化腹水的治疗。
6银屑病此类患者的皮肤中发生四稀酸含量较高,前列腺素含量较低,CPT可以通过前列腺素介导来提升前列腺素的含量,到达治疗的目的。7婴幼儿肺炎CPT有较强的消除自由基的作用,使用后对肺部的炎症能起到阻止扩散、促进吸收、减轻肺水肿的功效。
8雷诺氏病作用机制是CPT可使患者体内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增加缓激肽的含量,扩张末梢血管,减少血流阻力,增强指趾等肢体末端的血液微循环,从而改善其临床症状。
9嗜铬细胞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来阻止儿茶酚胺的释放,从而到达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10其他CPT可增加腹膜的通透性,使血肌酐、血尿素氮显著下降,从而增加腹膜透析的疗效;CPT还可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泌素瘤、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脑血管痉挛等。
CPT的副作用主要有:咳嗽、味觉障碍、粒细胞减少、高血钾、皮疹等,大剂量时容易发生,减量后症状多可自行减轻或消失。持续性低血压患者和过量使用利尿剂时忌用CPT。
上一个医学论文: 逆血流方向静脉穿刺输液法 下一个医学论文: 克拉霉素的临床新用途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