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例重度烧伤新生儿的护理 |
|
l例重度烧伤新生儿的护理
新生儿烧伤临床较少见,但由于新生儿皮肤娇嫩,角质层薄,易造成深度烧伤。现就我科2005年1月12日收治的一例重度烧伤新生儿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儿,女,27天,体重3750g,因热液烫伤2小时于2005年1月12日21:30由120急诊送入我科,2小时前,患儿母亲给患儿保暖使用热水袋破裂导致患儿烫伤。入院时患儿哭闹不止,家属心情焦急万分。体查:T36.5℃(腋)HR170次/分,R50次/分,背部、双臀、会阴及双下肢烫伤创面大小水泡,部分泡皮脱落,外涂中草药烧伤膏。立即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可见创面部分红润、潮湿,部分红白相间,痛觉迟钝,无焦痂创面,采用中国新九分法及III度四分法[1]诊断,患儿烧伤创面为30%,浅Ⅱ°24%,深Ⅱ°6%。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用输液泵控制,晶体胶体交替均匀输入。同时严密观察神志、心率、呼吸、体温、尿量尿色的变化,观察末梢循环情况,采用磺胺嘧啶银溶液纱布包扎双下肢及双足,暴露背部及双臀,外涂磺胺嘧啶银粉。磺胺嘧啶银可使细胞脱水,毛细血管栓塞,保持创面干燥[2]。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创面无感染无疤痕愈合,患儿住院19天出院。
2 护理
2.1 预防休克的护理
2.1.1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患儿年龄小,创面大,广泛渗出,病情危重,采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泵控制,快速输入液体,补充血容量,确保输液通畅。根据24小时总量合理安排,晶胶交替,均匀输入,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1.2 保暖 由于水份从创面蒸发,大量热量丧失,患儿出现畏寒,采用空调调节室温在28℃~32℃,湿度60%~70%。另外用低电压护架烤灯照射,保持创面干燥,及时更换无菌敷料垫。
2.1.3 病情观察 患儿背部及双臀烫伤,为保护创面防止受压,采用俯卧或侧卧位,严密观察患儿神志、心率、呼吸、面色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末梢循环情况,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注意尿色、质、量的变化,观察有无血红蛋白尿和沉淀出现,每小时尿量>10ml,根据尿量调节输液的速度和种类。
2.2 预防感染的护理
2.2.1 体温的观察 由于患儿双臀烫伤,肛周皮肤深Ⅱ°创面,为减少刺激,采用腋温观察,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并记录,患儿住院第3日体温升高至38.9℃(腋),第4日达39.1℃(腋),以后逐渐下降,第15日基本恢复正常体温。
2.2.2 保证营养充分 鼓励乳母进食易消化的高蛋白的饮食,保证色香味以增进食欲,餐间予以牛奶、鸡蛋、豆浆、水果等,保证营养丰富而充足的乳汁喂哺患儿。静脉补充白蛋白以促进患儿上皮生长,加速创面愈合。
2.2.3 创面及敷料观察 观察创面有无渗液、潮湿、上皮生长情况,双下肢采用磺胺嘧啶银纱布适当加压包扎,保持敷料干燥,有潮湿时及时更换。
2.2.4 实施保护性隔离 住单人间,限制探视及陪护人员。治疗、护理集中进行,减少对患儿的刺激,减少人员流动,出入病房洗手更衣换鞋。84液拖地面每日2次,开窗通风每日2次,高辐射强度空气消毒机每日进行空气消毒一次。
2.3 会阴部的护理 患儿俯卧时两大腿分开,充分暴露臀沟两侧皮肤,保持干燥,避免感染,防止粘连愈合。采用自制小儿人字型床,俯卧便于收集小便,防止污染浸湿创面,注意分开阴唇,保持清洁,防止粘连愈合。每次大小便后用温盐水冲洗清洁会阴及肛周,稀释络合碘棉球清洁消毒,再用无菌纱布拭干,保持清洁干燥。
2.4 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 每日定时活动下肢各关节,做屈膝,足背屈运动,以预防关节孪缩畸形。向患儿家属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置各关节于功能位,被动功能锻炼,房间通风,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避免过热而加重瘙痒及不适感。出院一个月后电话随访:患儿创面全部愈合,无疤痕、无畸形。
参考文献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7~144
2.孟进松,许凌峰.MEBO与磺胺嘧啶银、手术植皮治疗烧伤创面疗效比较[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5;17(4):314~315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运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放置爱母IUD过敏1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