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例左胸壁刺伤 心脏破裂的护理 |
|
1例左胸壁刺伤 心脏破裂的护理
胸部损伤在外科治疗中并不少见,但胸壁刺伤合并心脏破裂的抢救在我原所在的县人民医院尚属首例。由于心、胸特殊的解剖结构特点,一旦损伤,势必严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抢救过程必须分秒必争;护理工作更要细致周全。2004年初,笔者在县人民医院工作期间曾参加外科收治的一例左胸壁刺伤合并心脏破裂病人的救护,由于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开胸手术加上术后精心的护理,患者转危为安,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24岁,因被尖刀刺伤左侧胸壁,疼痛剧烈,伤口流血不止,在当地医院行伤口包扎于1小时后被急送县医院,门诊以“左胸壁刺伤、心脏破裂,失血性休克”收住外科。查体:神志清楚、面色苍白,表情淡漠,呼吸40次/分,血压30/20mmHg,脉搏132次/分,体温不升。左胸壁第4肋间锁骨中线内lcm处见一“Y”型不规则伤口,长约3cm,超声心动图示:心包中量积血。入院后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做好各项术前准备,立即在全麻下行开胸探查,清除心包积血,见右心房有一长约2cm的破裂口,有鲜血涌出,作心脏修补及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通过系统整体的护理,患者日渐恢复,2周后痊愈出院
2 术前准备 妥善安置病人,进行言简意赅的心理安慰和精神鼓励,立即建立二路以上的静脉通道,快速补液输血,缓解休克症状,尽快完成备皮、导尿等各项术前准备。
3 术后护理
3.1 心理护理 患者术后心理负担较重,担心心脏手术后会影响今后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故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我们继续进行心理疏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病人交流,讲解胸部解剖生理,给予疾病知识宣教,告诉患者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和训练是能够适应正常生活和工作的,使其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2 病情观察 病人术毕回监护室,即用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护仪进行血压、脉搏、呼吸、心电示波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每30分钟记录一次,注意观察是否有心律失常、心衰、继发性胸腔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生。
3.3 吸氧及呼吸道的护理 术后48小时持续高频呼吸机正压给氧,以改善机体的缺氧状态,定时进行呼吸监测,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氧气吸入浓度、潮气量、呼吸频率等。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次日给病人拍背,指导和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的咳嗽咳痰,痰液粘稠时行超声雾化吸入每日3次,使痰易于咳出,以利于肺的膨胀及胸腔内积气、积液的及早排出,防止肺不张和肺部感染。
3.4 体位、饮食的护理 术后麻醉未醒前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因呕吐而发生窒息。术后第2天,休克症状得到纠正,血压平稳后取半坐位,利于呼吸,引流,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术后第2天给予流汁试餐,第4天进半流饮食,以后逐渐过渡到饮食。饮食的搭配做到营养,易消化。
3.5 输液的护理 按医嘱给予抗生素、心肌营养药及适量的水电解质,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控制输液速度,滴速维持在40~50滴/分,以免输液过快、过多加重心脏负担。定时测定水电解质水平,随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6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术后要观察、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量,保持引流管通畅,每30~60min挤压胸腔引流管,观察水封瓶水柱波动情况,防止引流管堵塞、折叠、扭曲或漏气,对血性引流液大于100ml/h要警惕是否有胸腔内活动性出血,如水封瓶水柱波动不明显或波幅无规律,且患侧呼吸音低时要及时与经管医生取得联系,以便及时处理。
4 出院指导 嘱患者注意休息,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饮食宜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术后三个月来院复查;发现异常情况随时就诊。
上一个医学论文: 1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的护理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运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