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科开展集中授课式健康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
|
本杜绝,剖宫产术后的产妇能够主动遵从护士的安排,早期下床活动的产妇超过98%,产后随访15天后的纯母乳喂养率达到95%。
3.3 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满意率 集中授课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孕产妇及家属感受到医院服务水平的提升、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对健康教育的重视,更主要的是她们满足于在授课教育过程中得到的实实在在的收获。这样既减轻了孕产妇的焦虑、恐惧心理,解决了孕产妇种种疑惑,又促进了她们与护理人员的交流和信任,使她们感到倍受重视,孕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也由2004年1~6月份的91.6%上升至目前的97.9%。
3.4 促进了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 集中授课式健康活动的开展,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课堂教学准备和实施过程中,护士努力收集信息、整理资料、编写教育手册,在授课中锻炼她们的技能,多媒体教学的实用,更增加了护士们对教学新技术新手段的学习和掌握。通过教学活动,护士提高了自身能力,增加了专科业务知识。
3.5 带动全科工作的开展 集中授课活动的开展,孕产妇的健康行为发生了很大改变,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医生的工作量,医生非常赞赏护士的工作,促进了本科室医护人员的合作。护士在与孕产妇授课活动中交流了感情,建立了友谊,使孕产妇保持了良好的心理状态,增进了护患之间的相互信任,临床实践证明,为孕产妇上过课的护士,更能得到她们的认可。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孕产妇更乐意与她们交流,有事愿意找她们解决。同时;孕产妇的认可,护士们能够更多地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孕产妇,形成良性的发展状态,有力地促进了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6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不同的住院患者、不同的疾病及疾病的不同时期表现出的健康需求是不同的,我们在实践健康教育时须注意坚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持续评估”的原则[2]。教学内容整齐划—,不能满足每位孕产妇的阶段要求,因此因人施教、分类施教、有所侧重。对于特殊孕产妇,如智力障碍者、行动不变者,要求其家属一定参加,并重点补课强化,最终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沈宁.患者健康教育指南.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19~26
2.崔妙玲.促进患者健康教育有效性的策略.医学文选,2001;20(2):253~254
上一页 [1] [2] [3] 上一个医学论文: 护士与护理健康教育 下一个医学论文: 化脓性骨髓炎健康教育指导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