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卒中患者运动障碍的早期康复训练 |
|
肢体活动的方法、时间、注意事项告诉家属,以取得家属的支持与配合,
2 结果 经过综合康复训练后,实验组病人关节均处于功能位,肌力恢复至II级、 III级、 IV、V级肢体数目明显增多。同时与对照组比较病人自理生活能力也有显著提高(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自理能力恢复情况
分组 体位转移 进餐 穿脱衣裤 入厕 上下楼
对照组 54 56 37 36 20
实验组 89 97 66 69 39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脑卒中病人的运动障碍在以往的工作中大多重视肢体的康复训练,而忽视了正确卧位起到的康复作用。脑卒中引起的运动障碍3周内的急性期康复主要是康复卧位和患肢的被动或主动活动。康复卧位的置放从入院即应开始并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将自然卧位改为康复卧位,虽护理人员仅需举手之劳,却为患肢完全恢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被动运动对保持诸关节的活动度,防止关节挛缩、废用性肌萎缩和促进主动运动的出现均有重要作用。
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可为以后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康复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1],要求病人及家属必须有极大的耐心,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最终部分病人生活可得到完全自理,部分患者可在残存功能的基础上得到扩展,提高生活和生存质量,重新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杂志,1996;29(6):379~380
2.张青莲.脊髓损伤后康复护理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2;38(9):721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浅谈医院文化与医疗质量的融合 下一个医学论文: 妇产科术后放置镇痛泵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