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产儿呼吸暂停38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
|
理:
2.2.1 引起继发性呼吸疾病以呼吸系统疾患最多,此类患儿均有低氧和/或酸中毒,可抑制发育不完善的呼吸中枢兴奋性,产生呼吸暂停。护理时将患儿头部放在中线位置,肩下和颈部垫上小软枕,使颈部姿势自然,以保证气道通畅减少呼吸道梗阻,本组有14例呼吸系统疾患引起呼吸暂停的患儿,采用此法后均明显减少了呼吸暂停发生的次数也缩短了发作后恢复呼吸的时间。俯卧位可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发作和周期性呼吸,改善早产儿潮气量和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6]。俯卧时早产儿将口鼻俯于床面,容易引起窒息及猝死,采取了严密监护,及时巡视,无一例发生意外,缺氧引起呼吸暂停者,根据缺氧程度,给予低浓度吸氧,氧浓度不超过25%为宜。对呼吸暂停反复发作者常用氨茶碱改善通气增加呼吸频率,用药对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如心律增加、尿量增加等。
2.2.2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内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均可损害呼吸中枢,使其敏感性下降而产生抑制作用,引起呼吸暂停[4]。保持安静,减少搬动,各种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减少哭闹和不良刺激,必要时给予镇静剂。出生3天内的早产儿,尽量避免头皮静脉穿刺,采用手足静脉留置穿刺,常规使用止血剂以减少或减轻颅内出血,明显降低了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本组颅内出血有4例,其中1例抽搐表现为呼吸暂停,经仔细观察发现还有双眼凝视,口角抽动等,及时报告给予镇静剂、脱水剂等,控制了抽搐和呼吸暂停。
2.2.3 其他动脉导管开放、败血症、低血糖等均可诱发呼吸暂停。微量输液泵控制输液,维持血压、血容量、酸碱平衡稳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勤洗手,有效地避免医源性感染。本组低血糖2例,患有精神萎靡、多汗、呼吸暂停等表现,经及时采血监测血糖,静脉输入10%葡萄糖,维持血糖稳定后未再出现呼吸暂停。
3 讨论 早产儿呼吸暂停是早产儿呼吸调节障碍和呼吸功能紊乱的特殊表现[5],发作时出现青紫、肌张力低下、心律变慢、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降低,如不及时发现,可致脑缺氧损伤,甚至猝死。应结合早产儿机体发育未成熟及容易发生各种合并症的特点,严密观察,加强监护,及时发现呼吸暂停并给予正确处理,同时维持体温稳定,保持气道通畅,合理喂养也很重要。
参考文献
1.陈超.早产儿呼吸暂停的防治[J].小儿急救医学杂志,2003;10(4):204
2.朱延力.儿科护理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6
3.齐红.齐鲁护理杂志,2003;9(12):923~924
4.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79
5.幸娟.婴儿抚触防止早产儿呼吸暂停临床观察[J].小儿急救医学杂志,2003;10(6):381
6.黄宝荣.新生儿呼吸暂停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杂志,2001;7(12):54~55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手术室护士的自我保护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中药保留灌肠 药物导入用于盆腔炎患者的疗效及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