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出血患者微创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
|
脑出血患者微创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 微创手术作为治疗脑出血治疗手段起自九十年代,与传统手术相比它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特点,已被国内外神经外科医生广泛应用。现将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术前、术后护理简述如下:
脑出血疾病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中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老年男性患者,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及后遗症多。微创清除术能迅速有效的清除血肿,挽救生命,促进脑功能的早期恢复,减少致残率。传统的开颅手术与微创手术相比,因微创清除术采用局麻,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对脑深部血肿、丘脑血肿尤其适合,特别是对年老体弱、一般情况差的患者非常适宜,因此被我科作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手段。术前、术后护理是预防并发症、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 护理
1 一般资料 2004年5月~9月,本组46例患者,其中外囊出血者10例,基底节出血者28例,丘脑出血者8例,其他部位出血者10例,年龄35~70岁,出血量15ml~80ml。
2 术前护理
2.1术前要仔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意识状态、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及瞳孔的大小、光反应程度、肢体活动情况、语言表达能力,以便与手术后对比,评价手术的效果。
2.2 患者剃全头,保证术区头皮的清洁、完整。
2.3 遵医瞩完成各项实验室检查,如血、尿常规、凝血象、血糖、血型等;根据病情需要选作心电图、血生化、肝、肾功能、复查CT定位。
2.4 对疼痛、烦躁者,遵医嘱应用镇静剂(如地西泮)、止痛剂(如强痛定)等药物,及时解除躁动维持安静状态。对清醒患者要简单介绍手术方式,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 术中护理 通常采用局部麻醉,协助患者取侧卧位(病侧向上),头部与床面平行。有烦躁不安者应加约束带,专人固定头部。术中医护人员经常询问患者感觉,用鼓励和安慰性语言,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的治疗环境.
4 术后护狸
4.1 常规护理
4.1.1 术后监测项目包括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肢体活动情况、语言表达能力、颅内压。
4.1.2 引流管护理
4.1.2.1 引流管高度 引流袋放置的高度应与头颅在同一水平线或低于头颅位置,利与血肿腔内残留积血不断流出。若为血肿引流与脑室引流同时进行者,脑室引流袋放置的位置应高于患者耳垂和耳廓连线的中点15~20cm。
4.1.2.2 保证引流通畅 对减轻脑组织压迫和坏死,恢复脑功能有重要意义。若引流不畅,应及时处理。
4.1.2.3 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量和颜色 术后引流液多为暗红色陈旧性积血,如引流管中有新鲜血引出,应考虑有无再出血,及时通知医师,必要时作好开颅止血的准备。
4.1.2.4 密切观察伤口局部的变化 头皮组织有特殊的帽状腱膜结构,在外伤情况下易造成帽状腱膜下血肿,因此观察局部伤口有无渗出的同时要注意观察有无帽状腱膜下血肿的形成。如术后穿刺部位有波动感应及时处理,防止血肿蔓延
4.2 感染预防与护理 引流管、引流袋要严格无菌处理,引流伤口处的纱布要保持清洁、干燥,一旦污染要及时更换。改变患者头位或搬动时要夹住引流管,避免将引流管或引流袋内的引流液倒流入颅内,引起颅内感染。床铺要清洁、干燥,每日室内空气消毒,保持空气新鲜,防止颅内感染的发生。
4.3 预防并发症
4.3.1 预防肺部感染,每4个小时翻身叩背一次,必要时吸痰,每日口腔护理2次。
4.3.2 补充营养和水分,清醒患者指导其家属为其提供低盐、低脂、富营养、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鼻饲患者指导其家属制定适宜的营养餐,每日4~5次由胃管注入,利于纠正代谢紊乱,促进脑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4.4 心理护理 清醒病人入院时因有言语困难、肢体功能障碍,存在恐惧紧张、焦躁不安的心理,护士应该主动、热情、态度和蔼,对病人及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加强心理疏导,用我们的爱心使病人及家属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手术及治[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护士长对临床药品的管理要求 下一个医学论文: 静脉留置套管针在急重病人抢救中应用的几点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