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采血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


 采血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  关键词  采血护士  职业危险  防护       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曾经指出:其工作重点之一,是解决威胁工人健康和安全问题。《献血法》颁布实施以后,血站的采血程序不再是先化验后采血,而是先快速初筛HBsAg后就采血,采血护士所采的血有可能含有HBV、HCV、HIV等。我国是乙肝总感染率高达60%左右[1],艾滋病的流行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2],因此,天天与血液打交道的采血护士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如今,人们对采血护士的职业危险性认识不够,相应的防护措施所知甚少,远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为了采血人员的职业安全,了解采血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笔者就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报告如下。 1  采血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性 1.1  针尖刺伤  护士是发生针尖刺伤及感染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80%的采血护士有被针尖刺伤的经历,经证实被带乙肝病毒的利器刺伤,受伤者感染率达6%~30%,平均为18%:被带丙肝病毒的利器刺伤,受伤者感染率达1.2%~10%,平均为5.6%;被带艾滋病病毒的利器刺伤,受伤者感染率达0~0.9%,平均为0.4%,虽然大部分的采血护士注射了乙肝疫苗,但是HCV、HIV疫苗尚无问世,应值得注意。 1.2  血液泄露  采血过程中,如止血钳松夹造成血液外溢、留样时血液外溢、处理献血反应时针眼血液外溢等,都会不同程度的污染护士的手,当采血护士的手部有皮肤破损时,与带有HBV、HCV、HIV……的血液接触就有感染的可能。 2  采血过程中的防护措施 2.1  正确穿着防护服  防护服最好为上下分体,吸水性强,有一定厚度,以防血液浸透伤及身体。防护服要定期清洗、消毒,污染时及时更换。 2.2  戴合适的手套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建议采血员应戴手套,戴手套可减少70%~80%的污染:①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皮肤与血液的接触即使被针头意外损伤,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以上。 2.3  洗手、擦手  皮肤上有许多种类型的微生物可导致污染,有正常的菌丛和隐藏着的细菌,它们藏匿于毛囊和皮脂腺中。虽采血前已洗手,但随时间的延长,毛囊深处的细菌又会繁殖,并随汗液、毛囊而作用于体表,因此每采一位献血者,用消毒小毛巾擦手一次是一种既保护献血者又保护采血者,防止交叉感染的有效措施。注意在采血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2.4  针头的使用和弃置  正确使用和妥善处理针头尤为重要,HBV、HCV、HIV等多种病原体可通过针头刺伤接触传播,对于经常接触采血针的护士危险性大大增加,特别是当1名护士同时为两位献血者采血同时足量时,一定要先夹住一个采血袋的导管,放松止血带,再给另一位献血者拔针并立即减掉针头后再处理第一位献血者,因为竖立在桌上的针头无论对献血者还是采血者都是一个极大的威胁。所有污染的针头必须及时处理,丢弃在贴有标签的容器内,容器必须不能穿透,且易于消毒,采血结束后按规定统一处理针头。 2.5  清除血迹  步骤如下:戴手套→用吸水性强的毛巾、纸巾吸干血迹→用高浓度消毒剂擦拭,并达到一定的作用时间→废弃物连同手套统一焚烧。当采血者手上沾有血迹时,立即用“84”小毛巾擦手,更换新的小毛巾。 3  采血过程中针尖刺伤及污血溅到眼睛里的处理 3.1  任何小的损伤,包括皮肤或刺伤等都可能与传染性物质接触,必须用肥皂和水冲洗,如果可能尽量挤出损伤处的血液,使用75%乙醇或者其他皮肤消毒剂,立即进行医疗处理。 3.2  采血者眼睛溅入血液后,立即用冲洗眼睛的设施冲洗,必须迅速避免揉搓眼睛,连续冲洗至少10min。     我们应高度重视护士职业的防护问题,制定可行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尤其重视生物安全管理,因为它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丰富与延伸。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健康防护意识。确保将献血者、用血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参考文献 1.毛秀英,吴欣娟,于荔梅,等.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论护士美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系统化整体护理责任护士的素质要求
    浅谈助产护士对临产妇女的心理干预
    21世纪中国护士伦理准则草案
    护士长考试成绩的分析与启迪
    门诊信息化管理  内科护士职责定位
    护生的护士专业形象塑造与研究
    影响实习护士考评成绩的相关因素研究
    传染病院护士发生锐器伤的分析与对策
    两种动脉采血方法在新生儿临床中的应用
    怎样加强手术室护士的法律与服务意识
    外科ICU护士心理压力的产生原因及对策
    谈责任护士在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