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科室自行包装待灭菌物品的管理


  科室自行包装待灭菌物品的管理       摘要   目的:对科室自行包装灭菌物品的管理,确保消毒灭菌质量,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随机调查科室送供应室自行包装的灭菌包3820个,其中不合格610个,占15.9%。结果:体积过大、多类物品混装,包未扎紧、过重等因素。结论:供应室采取有效改进措施,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加强灭菌包的管理,提高消毒灭菌质量。 关键词  灭菌包  物品  灭菌质量    消毒供应室承担全院医疗器械、敷料的消毒灭菌和一次性用品的供应,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场所。为确保科室自行包装的物品消毒灭菌质量,从2004年1月至2005年7月在调查的基础上采取相应对策,取得了消毒灭菌合格率100%,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科室自行包装待灭菌包数质量  2004年1月至2005年7月,17个科室送供应室的待消毒和各种灭菌包3820个,随机抽查其中不合格包610个,占15.9%。 1.2  主要问题 1.2.1  体积过大  按2000年《消毒技术规范》明确规定,灭菌包的包装规格不得超过30cm×30cm×25cm[1]。科室为节约成本,将需消毒的物品装成超过规定1~2倍的不合格大包。在行高压灭菌时,蒸汽难以完全穿透大包中心部位,存在消毒不彻底的危险。 1.2.2  多类物品混装  有的科室图省事,将不宜混装的搪瓷类、玻璃类、金属、橡胶、纤维类物品合装成超大包。各类物质对湿热高压耐受力不一,用适合某个类别流程消毒,出现受热过度或不足,造成物品老化或破碎。消毒不均匀,成为使用中不安全或院内感染的隐患。     1.2.3  包未扎紧,过重  按有关规定灭菌包重量<4KG,包扎松紧适度,消毒时,可使包内蒸汽处于饱和状态,有利于锅内充分干燥,达到灭菌效果。有的科室本着节约及图方便,将当次所需灭菌物品混装或超过9KG的大包。因物品的质地、性质不同,抗挤压的能力各异,包难以扎紧,灭菌后松松垮垮大量的空气进入容易滋生微生物。 1.2.4  包布陈旧未及时更换  新平纹棉布经清洗去浆后用作包装布,经反复高压灭菌纤维变硬、脆、色变黑。有的科室将质脆色黑甚至破洞的包布继续使用,导致已灭菌的包内物品裸露污染。 1.2.5  其它问题  ①新平纹布未清洗去浆直接包装,造成灭菌物品表面附着颗粒与粉尘。②待灭菌物品包外未贴消毒指示带,使用时包有否灭菌、灭菌有效期不明、影响技术操作的正常进行,若弃用,则造成消毒浪费和材质损耗。③包装未做到一用一洗,连续使用直至破损。 2  对策 2.1  坚持灭菌前检查,严格把关  灭菌物品包的大小重量、固定方法直接关系到灭菌质量的优劣[2]。消毒员在每次装锅前例行检查科室自行包装物品包。发现过大、超重、松垮、包布破损,未贴消毒指示带等问题,不讲情面,坚持规定,并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由该科室派人取回或派专人到供应室重新包装,直到符合规定要求才能放入灭菌锅。以确保灭菌时蒸汽完全穿透物品包,获得充分干燥,达到完全灭菌状态。 2.2  及时反馈与报告,获取支持  医疗用品的消毒与供应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保证灭菌物品质量是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标准,而坚持标准需要各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为此①遇到个别问题及时向相关科室护士长或负责人反映,使其了解消毒供应室工作规定与要求,及其部属的工作情况。在小范围解决,可减少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②属于多个科室部门的共性问题及时向护理部和主管部门报告,获得上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在相关的会议上提出来,加强对自行包装物品火菌质量,共同遵守消毒技术规范的目的。 2.3  不断学习与宣传,增进认识  消毒供应室为医疗一线服务,消毒灭菌供应质量关系到全院医疗护理安全。对于消毒供应室工作中的具体规定要求,本科人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经常组织专科业务学习,统一认识,强化记忆。如:脉动真空灭菌柜操作要领,各工作间与各岗位职责,各类物品处理流程、质量标准等。人人严把质量关。发现问题及时宣传相关的质量标准与专科规定,使其明白具体要求,达到配合供应室做好预防院内感染的目的。 2.4  加强监督与管理,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谈科室护理质量控制
    谈责任护士在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护士长情商在科室凝聚力中的作用
    护士长在科室成本核算管理中的作用
    护士长自我管理与科室护士自我效能提高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