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护理 |
|
术者右手的大拇指放在新生儿额部,食指放在额下,余三指置于其枕部固定胎头,使口腔与气管成一直线,右手持开亮的喉境,将镜片放在婴儿右口角伸入将镜片移中舌排开继续垂直向上提起到达舌根与会厌之间,再轻翘镜片的顶尖部,会厌部便被举起贴自镜片,暴露声门,发现有血块,粘液、胎粪等异物时,当即吸出,然后将导管伸入口腔直达喉部插入声门,粗端到声门处露口腔外的导管端连接气囊的接头加压给氧,此时按压气囊,同时观察胸廊情况,如观察到两侧胸廓起伏度与呼吸相等表示插管成功,在加压给氧3~5次后皮肤转红,心跳加快而有力,建立起规律的呼吸后,导管即可拨出,拨出导管时应边拨边吸,以防导管周围积存的分泌物在拨管时反流入气管内。
3.2.3 体外心脏按摩以维持正常循环 建立有效的通气后还要保证充足的血液循环,在抢救的同时应做胸外心脏按摩以保证足够的心输出量,如心率不增快或<80次/分者采用手指法予胸外按压心脏,操作者拇指并排或重叠,于胸骨体下1/3处,其它手指围绕胸廓托在后背,按压速度为120次/分,按压深度为1~2cm,每次按压后随即放松,心脏按摩使心率维持100~120次/分,每压4次,按压成功后可触及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
3.2.4 复苏药物治疗 当经过有效的人工呼吸及心脏按压半分钟后,心率<80次/分,或出生时无心跳,在医生指导下立即使用肾上腺素[2]:用1:10000肾上腺素0.1~0.3毫升/千克/次脐静脉注射或经气管插管灌注,预期效果为给药30秒后心率增快,100次/分。当麻醉药物引起新生儿呼吸抑制时,用纳洛酮0.1毫克/千克静脉注射,以增强呼吸中枢对缺氧的反应。重度窒息新生儿多有混合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通过改善换气可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遵医嘱给予碳酸氢钠纠正:5%碳酸氢钠2~3毫升/千克+25%葡萄糖20毫升5分钟内静脉缓慢注入以纠正酸中毒。
3.2.5 在复苏过程中,根据治疗好转指标[6] ①心率增加并稳定在100次/分以上或正常②出现自主呼吸,呼吸频率或深度达到正常;③肤色好转呈粉红色;随时评价新生儿窒息改善或恶化的程度,决定进一步复苏措施。
4 护理
4.1 注意保暖 在整个抢救过程中都必须注意保暖,窒息新生儿娩出后应立即置于中性环境的保暖台上,并揩干体表的羊水和血迹减少散热, 以保持新生儿的最佳体温。WHO专家认为新生儿36.5℃~37.5℃这个体温段耗氧量最低,代谢率最小,蒸发散热量最少,也最有利于新生儿生长。因此,WHO把36.5℃~37.5℃定为新生儿正常体温段也称之为最佳体温[7]。
4.2 加强呼吸管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窒息新生儿抢救成功后应继续给氧直到青紫消失,呼吸平稳恢复正常;严密观察心率、呼吸、体温等变化并及时清理残留口鼻腔的分泌物,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止分泌物误吸入气管。
4.3 加强基础护理和预防感染 新生儿窒息常伴有多器官功能损坏,病情危重,抵抗力较差,因此必须做好口腔、皮肤、脐部的护理。机械通气新生儿口腔分泌物多,声门下与气管导管间隙常有污染积液存在,再加多数新生儿都伴有胃内容物返流,极易并发感染。①将患儿抬高15o,侧卧24小时以避免返流发生[8];②常规遵医嘱连续3天,每日2次肌注青霉素20万单位以防止感染性肺炎;③坚持晨晚间护理,勤换尿布,衣被随湿随换;④剪断的脐带常规用2%碘伏消毒后每日用无菌护脐带包裹。接触动新生儿前必须清洁双手,各种物品必须严格消毒,病室内定期空气细菌监测,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发生。
4.4 预防颅内出血 窒息新生儿因抢救中的各种操作,回病房后应常规静卧24小时并遵医嘱连续3天,每日1次肌注维生素K15毫克预防颅内出血。
4.5 合理喂养 窒息新生儿常有潜在的营养失调,在抢救成功后,不能忽视早期营养的支持。窒息可使新生儿胃肠激素分泌异常,胃肠功能紊乱[9]。早期微量母乳喂养可作为对胃肠道的生物刺激促进胃肠道发育成熟,减少可能发生的喂养问题,并可缩短到达足量喂养时间,减轻胆红素水平[10]。
4.6 心理护理 新生儿抢救过程中,不可忽视母亲的心理护理。选择适当时间告诉母亲新生儿的情况,避免抢救时大声喧哗,以免加重母亲的心理负担。
新生儿分娩的过程千变万化。综上所述,提高窒息新生儿5分钟内复苏成功率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产房内平时准备工作应做到周密,详尽,复苏物品每天做常规检查,复苏前必须再次检查,以保证复苏能顺利进行。产房内医生、助产士、护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安舒妥 伤口愈合快胶贴治疗褥疮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良好的固定对小儿留置针维护的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