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静脉输液后快速拔针与缓慢拔针临床效果研究

; P<0.01     有否淤血:X2=7.46 P<0.01     表2  临床组两种拔针法疼痛程度及皮下淤血情况的比较    例数(%) 方法        例数          疼痛程度                皮下淤血 无痛    轻微痛    很痛      有           无 快速法      120   79(65.8)      39(32.5)     2(1.7)    5(4.2)       115(95.8) 缓慢法      120   52(43.3)    63(52.5)     5(4.2)     19(15.8)      101(84.1)     痛与不痛:X2=10.35 P<0.01     有否淤血:X2=7.09   P<0.01     表1示:实习组缓慢法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快速法(X2=25.5   P<0.01=皮下瘀血率显著低于快速法(X2=7.46 P<0.01)。 表2示:临床组快速法疼痛程度显著轻于缓慢法(X2=10.35  P<0.01=皮下瘀血率显著低于缓慢法 (X2=7.09  P<0.01)。

3  讨论  缓慢拔针减轻疼痛的观点为:拔针时产生疼痛的原因一是穿刺针对血管壁和真皮的直接创伤,由于静脉壁和真皮内有丰富的痛觉神经末梢,当受到的刺激越强时疼痛越明显,也就是说拔针时,按压的力度越大、拔针速度越快时,疼痛越剧烈。我们不同意此观点,就象我们受外伤时,受伤速度越快,越不觉痛,速度越慢,疼痛越大,因此我们认为还是快速拔针法为宜。其二是穿刺针移动时,即使未损伤血管壁,但刺激皮肤和血管壁内的痛觉神经末梢也会产生疼痛,另外,针尖斜面的刀刃对血管壁和皮肤产生切割力,造成机械性割伤,出现疼痛,拔针速度越快所产生的切割力越强。根据以上原因这种解释也不妥。我们的结果是工作年龄长,拔针熟练的护士操作,快速拔针法效果优于缓慢拔针法。而工作年龄短,拔针不是很熟练的护士操作,则缓慢拔针优于快速拔针。原因为:拔针亦为一项经验性操作,需要一定的熟练程度和手感,熟练的护士拔针时针体摆动就小,拔针时对组织的损伤就小,疼痛就小。而不熟练的护士拔针时针体摆动就大,速度越快这种针体摆动就可能越大,拔针时对组织的损伤就大,疼痛也就增大,而这时,减慢拔针速度就可减轻疼痛,待熟练后逐渐加快拔针速度。很明显,拔针速度越慢,越易形成皮下淤血。因此临床还是以快速拔针为宜。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提高静脉动脉化皮瓣成活率的实验研究
    左髂总静脉狭窄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腹膜后肿瘤手术并下腔静脉及肾静脉切除
    应用自体静脉做动脉重建时血管内皮细胞
    经股静脉放置冠状静脉窦标测导管在射频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
    常用化疗药物致兔耳缘静脉损伤实验观察
    肾癌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附
    静脉普罗帕酮和毛花甙C转复阵发性非瓣
    急性门静脉主干完全性栓塞支架置入术术
    静脉注射依那普利拉治疗重症高血压的疗
    心房颤动患者经静脉体内电复律术后早期
    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回流机制探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