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静脉输液后快速拔针与缓慢拔针临床效果研究


静脉输液后快速拔针与缓慢拔针临床效果研究          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规护理操作,输液后拔针方法应用不当,可使患者增加疼痛,及可能造成皮下瘀血,增加再次静脉穿刺的难度,给患者带来不良心理负担,因此临床有很多改进输液后拔针的方法研究,有报告采用缓慢拔针法,可减少疼痛与皮下淤血。我们对快速拔针与缓慢拔针法再次进行研究,得出不同结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5~10月在本院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240例,其中男120例,女120例,年龄18~71岁。患者意识清楚,除外有脑动脉硬化反应迟钝者,及除外严重疾病,能正确回答问题,愿意合作者。均采用手背静脉,血管条件好。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有不同人员操作,分实习组和临床组,每组120例病人,性别、年龄无差异。实习组由新上岗3个月以内的护士操作,临床组由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操作。共2名护士。操作前均用两种方法训练1周。 1.2.2  操作方法  每组由1名护士用同号头皮针,各对其组120例患者行2次静脉穿刺输液,按首次输液顺序,奇数患者先行缓慢拔针法,偶数患者先行快速拔针法,均待输液管内液面下降至茂菲氏滴壶以下时关闭开关拔针。轻轻揭开固定针头的胶布,保留带有小纱布的一条,左手拇指轻按头皮针的上方,皮肤穿刺点胶布上,右手缓慢将针头拔出,快速拔针法则快速将针拔出。按压穿刺点及其针眼上方的皮肤3~5min。 1.2.3  评价方法  拔针后由患者根据自身感受如实评价拔针过程中的疼痛程度,两组为同一名护士观察皮下瘀血情况,并记录结果。疼痛程度判断根据MeGill[5]的疼痛问答法,将疼痛分为5级,0级为无痛;1级为极轻微而短暂的痛感;2级为疼痛轻微,患者有不舒适感;3级为疼痛,患者痛苦;4级为疼痛较剧烈,患者有恐惧感;5级为剧痛,患者难以忍受。临床效果观察时分无痛(0级);轻微痛(1,2级)和很痛(3~5级)3级。皮下瘀血评价标准为拔针按压后,皮下形成血肿或皮下瘀斑。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X2检验。 2  结果  两种拔针法疼痛程度及皮下瘀血情况比较,见表1、表2 表1  实习组两种拔针法疼痛程度及皮下淤血情况的比较     例数(%) 方法        例数              疼痛程度                   皮下淤血 无痛   轻微痛       很痛        有       无 快速法     120    36(30)     66(55)     18(15)       28(23.3)     92(76.7) 缓慢法     120    75(62.5)   37(30.8)    8(6.7)        13(10.8)    107(89.2)     痛与不痛:X2=25.5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提高静脉动脉化皮瓣成活率的实验研究
    左髂总静脉狭窄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腹膜后肿瘤手术并下腔静脉及肾静脉切除
    应用自体静脉做动脉重建时血管内皮细胞
    经股静脉放置冠状静脉窦标测导管在射频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
    常用化疗药物致兔耳缘静脉损伤实验观察
    肾癌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附
    静脉普罗帕酮和毛花甙C转复阵发性非瓣
    急性门静脉主干完全性栓塞支架置入术术
    静脉注射依那普利拉治疗重症高血压的疗
    心房颤动患者经静脉体内电复律术后早期
    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回流机制探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