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中的体会 |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中的体会
摘要 目的:评价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3年收治的57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均采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plug-mesh定型产品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全部病例治愈,平均手术时间60min,平均住院4.9d,随诊2~34个月,暂无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完全符合生理解剖的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较适用于老年患者。
关键词 疝 无张力 疝修补术
我院自2003年1月~2005年2月采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plug-mesh定型产品(包括一个充填式网塞和一个预裁式成型网片),对57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进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取得近期满意效果。笔者结合文献进行总结,以期改进手术,减少复发率,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在55岁以上,平均62岁,其中≥60岁16例,≥70岁25例,≥80岁2例。男54例,女3例。单侧斜疝52例,其中复发疝4例;单侧直疝3例,无复发疝,双侧疝2例。
1.2 手术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平行腹股沟常规疝切口约4~6cin。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后向两侧分离,以充分显露内环及耻骨结节。游离精索找到疝囊,在腹横筋膜下将疝囊游离至高位。小疝囊不做切开,直接将疝囊回纳入腹。大疝囊在中部横断后,完全缝合疝囊近端并返纳回腹、疝囊远端开放,以防术后积液。根据疝环缺损大小选择合适的充填物网塞plug,将其全部塞入疝囊内,使网塞的外瓣与疝环平齐,以不吸收线缝合。再将网片置于精索后展平并与周围组织固定可靠。最后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及皮肤。
2 结果 ①手术时间:40min~110min,平均60min。最长者主要因同时进行双侧腹股沟疝修补及复发疝所致。②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单侧疝平均6~16h双侧疝8~18h。③术后止痛剂的应用:无需使用止痛剂。④并发症:本组发生并发症5例次。阴囊积液2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尿潴留2例,因前列腺肥大所致,留置尿管后缓解;伤口区顽固性疼痛1例,局部封闭后好转;无切口感染。⑤住院时间:3~10d,平均4.9d。
3 体会 腹股沟疝是常见病,多发病,尤其老年人患病率更高。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常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肝硬化腹水形成、前列腺肥大、便秘、过度肥胖等腹壁压力增高的慢性病,加以老年人腹壁肌腱膜组织衰退、萎缩、松驰、继发胶原纤维退变等病理生理特点,使疝的患病率明显提高[1]。以往传统术式近期复发率高达10%~15%[2]。主要由于术式有缝合张力和在不同解剖层次上缝合的缺点。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这些有以下特点:①操作简单、微创。该手术原则是尽量少分离组织。本组手术平均60min,与传统术式相比,术中出血较少。②术后恢复快。传统术式往往需卧床3d,禁一般体力活动3周,3个月后才开始从事重体力劳动[3]。本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③复发率低:原发性疝复发率0.1%,复发疝2.0%,平均1.0%[4]。本组暂无复发。④并发症少。传统术式易导致术后长期疼痛,局部张力性牵扯感。本组无长期并发症,近期并发症经处理后均治愈。
笔者认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技术关键在于:①疝囊的处理应尽量避免结扎疝囊,因为机械压力和缺血对有充分神经分布的腹膜疝囊的结扎是术后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②填充物网塞的放置、固定。应先了解疝环大小再决定旋转充填物的个数。同时网塞应全部塞入疝环内,外瓣与疝环平齐。③网状平片的放置、固定。网状平片的放置要平整,防折叠、扭曲;覆盖缺损的边缘应充分,必须包括内环周围及耻骨结节旁两个易复发部位。固定确切,防移位[4]。避免把补片缝到高度敏感和神经分布丰富的耻骨结节和耻骨的骨膜上[5];内下角固定在陷窝韧带上。上侧叶缘与其后的腹内斜肌以及腹内斜肌腱膜固定时,应将腹外斜肌腱膜上叶往上牵开,使缝合无张力,当牵开的拉钩一放开,补片则被扣在原位呈松弛状态。⑥本组常规术前给予广谱抗生素,以提高手术安全性。本组无1例发生切感染。也有报道只要操作严格,止血彻底,无需使用抗生素[[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精神障碍产妇的护理28例 下一个医学论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手术并发症与防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