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 髂动脉狭窄 闭塞的介入治疗护理与观察 |
|
护理
2.2.1 病情观察 术后早期患肢应制动12~24小时。观察T、P、R、BP等情况。应了解术中情况以预见有可能发生的术后并发症。注意患肢的温度、颜色、动脉搏动的情况。穿刺处加压包扎,并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渗血、血肿形成,动脉搏动有无弥散。
2.2.2 介入治疗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痛苦的不是手术过程而是术后长时间制动带来的身体某些部位的疼痛及疲劳感。此时要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通过聊天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其痛苦。尽量帮助患者自行捧尿。必要时应用镇静止痛剂。
2.2.3 预防介入病变处血栓形成和器官栓塞,是术后治疗和护理的重点。严密观察患肢颜色、温度及动脉搏动、脉搏、血压情况。要及时准确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抗凝剂。严密监测出凝血时间,还要防止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脑出血。
2.2.4 术后24小时患者可下床活动 下床前应在床上进行活动后再逐步床边、室内活动。每天要观察肢体远端动脉搏动和血运情况,继续应用抗凝剂,平稳控制血压,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3 出院指导 应关心安慰患者,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特点,做好健康宣教。应采用低热量、低糖、低脂肪食物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多吃富含维生素食物可保持平滑肌弹性。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加强肢体的功能锻炼,及早恢复肢体的活动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提高生活质量。继续服用阿司匹林100mg1/日,氯吡格雷50mg2/日,三个月至半年。
参考文献
1.尹红,王航,王丽霞.外周动脉狭窄性疾病介入治疗的护理12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0):17
2.邵梅华,黄求理.动脉、静脉闭塞性疾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护理[J].现代实用医学,2004;16(6):363.冀玲,牟灵英,曹桂文.介入治疗周围动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6):561
4.秦维,纪付华,李英,等.下肢动脉血栓栓塞的介入治疗及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2;13(6):446
5.王玉春,刘莉.介入治疗穿刺点的护理[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5;25(1):88
6.陈宗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10):1165
7.齐加新,毛学惠,黄俊荣,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176~177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后呼吸道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浅谈预防接种纠纷原因及防范对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