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康复护理在偏瘫病人中的应用体会 |
|
早期康复护理在偏瘫病人中的应用体会
摘要 目的:总结脑卒中致偏瘫病人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及体会。方法:对40例脑卒中致偏瘫病人采取早期康复护理:①卧位护理;②肢体功能康复锻炼;③健康行为方式教育。结果:护理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采用肌力分级五分六级法)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别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体会:健康行为方式教育与卧位护理、肢体功能康复锻炼相结合,能提高病人的自控力,调动病人的积极性,促进偏瘫病人肢体的功能恢复,全面提高病人的日常活动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偏瘫 康复护理
脑卒中多发于中老年病人,是一种主要的致死、致残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善,发病人数逐年增加,而且愈来愈年轻化。当代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脑卒中后约3/4的存活者有残疾[1],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很大负担。我科对40例偏瘫病人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将2005年3月~2005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40例神志清醒的偏瘫病人做为护理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60.92±10.75)岁;取2004年~2004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40例偏瘫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2.2±10.29)岁,两组病人性别、年龄、体征,差别无显著性(P>0.05)。
2 护理
2.1 卧位护理 疾病早期即采取治疗性卧位[2]:①仰卧位时,患侧上肢放于一软枕上,肩外旋、外展50°,前臂旋后;患侧下肢下放一软枕,足底与床尾之间置一硬枕,保持屈髋、屈膝,踝背屈90°;双足之间放一枕头,防止小腿内收。②健侧卧位:健肩在下,处于舒适位置,患肩在上,前屈80°~90°,在其下方放入一枕头,稍屈肘,前臂旋前,手伸展。健侧下肢稍后伸、屈膝;患侧下肢屈膝、屈髋、踝中立位,膝内侧至足部置以软枕。③患侧卧位:患肩前伸、前屈,避免受压,在其下方放一枕头,伸肘、前臂旋后、手伸展;健侧上肢呈舒适位即可。患侧下肢稍后伸,屈膝、踝中立位;健侧下肢放在患侧下肢前面,屈髋、屈膝,在其下方放一软枕。
2.2 肢体功能锻炼 在卧位护理基础上,病情稳定后行肢体功能锻炼。①瘫痪肢体的被动活动,最初由护理人员协、助活动患肢做伸屈运动,每日3~4次,每次3~5分钟,不仅活动肩、肘、髋、膝等大关节,还活动指、趾等小关节。②鼓励病人主动活动:床上翻身、抬腿、挪动手臂、活动指趾等。③鼓励病人床上坐起,先协助,后使其独自坐立,让其坐在床上使双下肢下垂练习两下肢活动。④锻炼站立和步行,最初两人协助,以后改为一人或扶墙而行或独自站立。⑤日常生活功能锻炼:让病人练习系扣子、更衣、进食、洗漱、大小便及外出散步等。锻炼中必须有人照顾,并注意循序渐进。
2.3 健康行为方式教育 脑卒中病人多为中老年,他们发病后生活自理能力差,发病后易产生焦虑、紧张、忧郁、失望、依赖等情绪,心理变化,因此,护理对策有: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针对性地做好患者思想疏导工作。工作中多接近病人,仔细聆听病人的诉说,同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安慰、鼓励病人,谈些病人感兴趣的话题,让病人在精神上得到满足,焦虑情绪得以缓解;生活上给予悉心照顾,经常为病人更换床单,擦洗更衣,不嫌弃病人,满足病人自尊的需要;②向病人解释保持情绪稳定的重要性:根据病人情绪变化的特点,有目的的宣传脑卒中的发生、发展、治疗及康复等医学知识,主动向病人介绍治愈过的病例,使患者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消除紧张、焦虑,以乐观自信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③给病人讲解脑卒中的发生与长期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有关,应注意清淡饮食,低盐低脂,多食水果和蔬菜,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定时测量血压,注意休息,适当活动,心情舒畅,生活规律等。
3 结果 两组患者经一月治疗、护理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肌力分级5级六分法)护理组优于对照组(P<0.01),经X2检验,差[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观察及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后呼吸道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