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毒人员消化道异物55例治疗分析 |
|
病人占47.5%,术前追问病史及检验HIV阳性、免疫缺陷,故术后肠瘘电解质紊乱死亡2例。
有资料分析:十二指肠空肠曲的特殊解剖是导致直径10cm左右的异物不能进入空肠的重要因素。十二指肠球部与降部之间呈锐角相连称上曲,降部与横部之间呈直角相连称下曲。长度超过9cm的异物进入十二指肠,前端抵达上曲,尾端抬高,使上曲角度增大,异物斜插入十二指肠球部,当尾端继续抬高时受到肝脏阻碍,异物停止前进[2]。可见长度是使异物滞留在胃内的主要因素。其它原因的消化道异物多就医早,观察3天无变化及时手术。吸毒人员疼痛耐受较强,常多次就医才决定手术。异物进入肠道引起穿孔的原因有:长度不到13cm,外包裹破损露出了金属或铁丝钢板分离。普通病人消化道异物多能自行排出体外,滞留在食管内的异物可以在胃镜下取出,进入胃的异物不能排出的只有5%,因此,进入胃的异物多采用保守的方法等待自行排出体外,极少手术干预。吸毒人员的消化道异物在就医的病人中没有自行排出的病例,有长达15个月病程的。因此,不必等待观察,吸毒人员消化道异物保守治疗无效,内镜无法取出,应尽早手术。手术简单、恢复快。特别是十二肠内异物,要适应十二指肠空肠曲的解剖,轻柔的送入空肠后再取出异物。理论上分析,此类手术应用腹腔镜的优势不明显。异物停留时间越长,相互作用后对肠道损伤的可能性越大,穿孔的机率增加,手术难度增大,术后恢复慢,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增加。2例并发肠瘘的原因是异物在消化道时间太长,导致十二指肠穿孔,加之病员体质消瘦合并HIV阳性,免疫力低下,术后半月水、电解质紊乱死亡。
护理难点在于:个别病人因静脉吸毒四肢浅静脉、颈外静脉遭破坏,静脉血管穿刺困难,必须行深静脉穿刺。病人为了得到毒品的替代物常假装疼痛不利于病情观察。
参考文献
1.钱礼.腹部外科学.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76
2.刘武红,王相思,杨晓文,等.十二指肠异物滞留5例报告.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425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脂肪肝的诊治进展 下一个医学论文: 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