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胫腓骨骨折病人手术后的护理 |
|
胫腓骨骨折病人手术后的护理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术后护理
腓骨骨折是指自胫骨平台以下至踝上的部位发生的骨折,是骨外科常见病之一,患者以青壮年和儿童居多。当保守治疗无效病情加重时,多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且术后功能恢复较慢,所以,手术后护理工作的质量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我科自2003年1月~2005年10月共收冶此病患者68例,均得到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 本组68例中,男性57例,女性11例,开放性骨折539例,闭合性骨折29例,年龄最大77岁。最小7岁,平均年龄42岁。住院天数最长30天,最短8天,平均住院19天,术后骨折愈合良好。
1.1 入院评估 病人办理入院手续后,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护士需及时了解骨折的发生过程,有无开放性伤口,有无其他伴随的疾病,同医生一起通过对病人的全身检查,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和爱好,及时做好记录,以便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1.2 心理护理 要消除手术前病人焦虑、恐惧的心理,根据临床观察表明,术前病人的焦虑程度对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的快慢有很大的影响,此时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护士应主动用关切的语言与病人交谈,及时发观病人的所需并加以解决,鼓励其正确对待即成事实,采取积极态度,适应现实处境。达到心理平衡。2 术后护理
2.1 减轻疼痛及病情观察 手术当晚根据医嘱对症止痛,减轻病人术后痛苦,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肢体应保持功能位置,观察肢体的感觉、运动、末梢循环情况,防止各关节过伸过屈,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有引流管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色等。
2.2 预防并发症 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呼吸道、泌尿系感染及褥疮,护士尽可能多巡视病房,及时了解病人的具体情况并指导病人预防并发症,鼓励病人每天做深呼吸运动、多饮水,定时协助病人翻身,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整洁,经常按摩受压部位,对于手术后石膏外固定者,石膏边缘皮肤应给予保护,防止石膏压疮发生。
2.3 饮食护理 患者早期宜食清淡的食物,以利调理脾胃、二便通畅;中期(伤后第二周)宜食清补食物,可健脾胃,因病人在早中期气血两虚,过食肥腻易引起腹泻,影响骨折愈合;后期(伤后5~6个月)宜食补肝肾壮筋骨的滋补食物。
2.4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开始功能锻炼的时间及方法取决于病人的体重及耐受能力,护士要做好耐心说服解释工作,向病人及家属宣传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无论是开放性骨折还是闭合性骨折病人,术后应根据情况适当选择下床活动时间,一般是术后第三天起,指导病人在床上主动行下肢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运动,它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骨痂形成,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并避免关节僵硬、骨质疏松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第五天,可继续在床上练习膝踝关节屈伸活动,一周后可在护理人员协助下扶双拐下床活动,并逐渐使下肢负重,使骨折部位产生生理性应力,刺激骨折早期愈合。同时,要使每个病人都明确加强康复期的锻炼是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即可以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关节僵硬,又可防止老年病人肢体深静脉栓形成。康复期应注意循序渐进,加强训练顺序为:肌肉舒缩功能锻炼→上下关节功能锻炼→临近关节功能锻炼→扶拐行走→弃拐行走。
参考文献
1.郭萍.胫腓骨骨折病人手术期的护理.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4;12:3824~3825
上一个医学论文: 羊水过少83例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分析 附54例报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