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腮腺区肿物并有合并症的护理体会


         腮腺区肿物并有合并症的护理体会           摘要   在对38例腮腺区肿物合并不同程度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行手术治疗时,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术前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消除焦虑、恐惧心理;对其合并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加强术后护理,减少腮腺瘘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   腮腺  肿物  合并症  护理     腮腺区肿物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其中临床上又以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又名沃辛瘤)最为多见。多形性腺瘤生长缓慢,初期常无症状,长大后除表现畸形外,一般不会导致功能障碍。治疗多采取保留面神经腮腺浅叶及肿物切除术。沃辛瘤常位于腮腺后下极,治疗可考虑连同肿瘤以及周围0.5cm以上正常腮腺组织切除的区域性切除术[1]。我科自2004年以来收治38例有合并症的腮腺区肿物患者,术前控制全身慢性病,术后注意伤口护理,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将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病人,男性15人,女性23人,年龄45~79岁,3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慢性疾病,心脏病12例,高血压15例,糖尿病11例,有两种以上合并症的10例。 1.2  治疗方法  本组32例在局麻下行保留面神经腮腺浅叶切除术,6例在全麻下进行,术后抗炎治疗2天。 1.3  转归  本组病例中1例病理回报为腺泡细胞癌,1例合并腮腺瘘,其余病理回报20例沃辛瘤,16例多形性腺瘤,均治愈。 2  术前护理 2.1  术前心理护理  有资料证明,文化程度决定思考问题的方法。大部分知识分子(文化程度较高)承担的社会工作对形象的要求相对较高一些,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比较认真、固执。而非知识分子对形象的要求略低于知识分子,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反应程度也略低于知识分子。我们针对其心理特点对非知识分子患者以安危、鼓励为主,对知识分子以讲解、劝导为主。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以增加配合治疗、康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首先对局麻患者讲解手术的全过程,术中配合姿势,针对一些患者尤其是女患者考虑美观的问题,在不影响手术包扎的情况下,缩小备皮范围,鬓角出只剪内侧头发,用外侧头发覆盖,手术当日用皮筋扎于后脑。手术当日需要由口腔内腮腺导管注入美兰,一种深蓝色制剂,以区别腮腺组织,腮腺导管与面神经。如果注射不当,常影响面容和患者心情,注射时护士守护在旁,以消除其焦虑、恐惧心理。 2.2  合并症的护理  高血压患者,术前尽早开始降压,直至手术日。术中,术后严监测血压变化。糖尿病患者密切监测血糖变化,保证餐前血糖在正常范围,餐后血糖在7mmol/L,并注意有无低血糖。心脏病患者注意其症状改变及心电图改变。 3  术后护理  有合并症的患者机体内环境稳定性降低,对麻醉等刺激适应能力下降,因此应特别注意为手术期护理。 3.1  合理补液,控制滴速  合并有全身慢性疾病的患者术后应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变化,严格控制液体量及滴速,补液速度不当易引起心脏负荷增加,血压升高,而输液速度过慢又影响药物疗效,一般30~40滴/分钟,日输液量不大于2000ml,并合理安排抗生素,止血药及液体的摄入。 3.2  加压包扎的护理  因为术中保留一部分腮腺深叶的腺体,而腮腺导管已从口腔中摘除,残余腺体还有部分分泌功能,易造成术区肿胀和感染。因此术后一定要注意加压包扎促进腮腺腺泡萎缩,预防术区感染。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不适感,个别患者感到憋气,可以适当减小压力,即把包扎纱布剪开一点,直至患者感觉能忍受。 3.3  饮食护理  术后当日禁食,术后一天可进流质饮食,少食多餐,并在术后一月内禁食刺激性食物,如醋,辣椒等。饭前30分给于颠茄片,以抑制腮腺腺泡分泌作用。患者感觉口干,可适量饮水。 3.4  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我们应用疼痛分级刻度尺评估疼痛水平,首先向患者解释疼痛分级与内容(用数字代表疼痛水平),0级代表不痛,10极为难以想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穴位点灼治疗流行性腮腺炎210例
    鞍区肿瘤术中垂体柄的辨认与保护
    鞍区肿瘤术中垂体柄的辨认与保护
    探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腮腺肿块中
    流行性腮腺炎罕见并发症二例
    腮腺炎性睾丸炎患者的激素改变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炎的护理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护理
    1例腮腺混合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伴脑膜脑炎护理体会
    白头翁板蓝根煮鸡蛋治疗流行性腮腺炎8
    生大黄粉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爆灯火配合中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69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