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配合及护理150例

上腺素、地塞米松、速尿、可拉明、洛贝林、硝酸甘油和止血剂。⑧器械设备:麻醉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吸痰器、氧气装置和醒脉通Ⅳ型多功能电休克治疗机、气管切开包、压舌板、牙垫、开口器、电极、导电胶、护理治疗车。 2.2  术中配合及护理  ①患者去枕平卧,保持环境安静,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感。建立静脉通道,尽量选择较粗的血管,以减少病人的疼痛感。于术前15分静脉推阿托品0.5mg,个别心率少于60次/分者,可用1mg,以减少迷走神经兴奋。②备好麻醉药及肌松剂于治疗盘内,放置血压计、心电电极、血氧饱和度探头,接好氧气及吸痰器导管以备急用,用75%酒精清洗病人额头及耳后皮肤,放置脑电图和通电用电极,需监测打印肌电图和心电图的应另置电极,打开电休克治疗机电源开关,让机器预热。③调节电休克治疗机的参数,根据病人情况设置治疗所需的百分比能量,测定病人电阻。当显示“ready”就表示可以通电治疗。④由一名麻醉医生给病人推注药物,诱导病人入睡,全身肌肉松弛,另一名麻醉医生托住病人的下颌关节,放置牙垫,用面罩给病人供氧,此时即可通电治疗。病人出现反射性额肌和面肌畏缩性收缩,手指和足趾有轻微抽动,持续约30~40秒,少数患者持续时间稍长。⑤发作停止后,取出病人口中的牙垫,用人工呼吸器持续给氧,直到病人自主呼吸恢复,一般1~2分钟,长者可达4~6分钟,并刺激病人观察意识恢复情况,一般2~8分钟。⑥详细记录病人的用药剂量及发作情况,呼吸意识恢复时间,保存好各种记录单。每次治疗均要记录并妥善保存资料。⑦术中意外情况的处理。Ⅰ推注药物时若发现有外漏应立即拔出针头,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Ⅱ病人口腔分泌物多时,应及时吸出,以免引起窒息。Ⅲ术中若病人血压陡然升高至180/100mmHg以上时,按医嘱及时进行处理。 2.3  术后观察及护理  ①病人仰卧或侧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继续用鼻导管给氧,休息30分钟以上,专人守护,注意观察呼吸、意识、脉搏、血压,若病人出现烦躁,谵妄状态,应及时给予保护,防坠床,极度烦躁者可用镇静剂镇静,直到病人完全清醒后才可离开治疗室。②术后进食指导,清醒后2小时左右可进流食,4小时后可正常进食。③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Ⅰ术后头昏头痛者应少外出活动,嘱病人下床或入厕时动作宜慢。Ⅱ有呕吐者,临时肌注胃复安10mg。Ⅲ肌肉酸痛者可按摩或温水浴。Ⅳ记障碍。每位患者都存在记忆障碍,随着治疗过程的结束,记忆会逐渐恢复正常。 3  总结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在我科实施以来,相对以前的有抽搐电休克治疗来讲,它更安全。150例经过此方法治疗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术后病人感觉良好,对治疗过程无痛苦及恐惧体验。曾经体验过有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经历了一次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再也不愿意选择前者。这与文献报道相吻合[3]。值得提醒的是,虽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安全性高,适应范围广,但也不能把它看成是万能的,有的患者认为作了该治疗后,就不用再服用抗精神病的药物,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药物应该继续服用。另外,记忆力的恢复也是每个患者最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学生和上班族,术前应给每位患者解释清楚,无论是无抽搐或有抽搐治疗,记忆障碍都是常见的副反应[4],治疗过程结束后会逐渐恢复,可服用改善记忆的药物,也可食用增强记忆的食物。 参考文献 1.陈彦方.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46 2.郝伟,江开达.精神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0 3.Andrew B.HolIander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Biology 202 2000 Second Web Report on Serendip 4.John M.Friedberg,M.D.Shock Treatment,Brain Damage,and Memory Loss:A Neurological Perspectiv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34:9,September,1977.1010~1013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三个家庭19例人畜共患癫痫样抽搐的临床
    口服路盖克致意识障碍抽搐1例
    抽搐护理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