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体会 |
|
老年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体会
近几年,随着交通的发达,颅脑损伤病人也越来越多,重、急、变化快、术后并发症多是颅脑损伤病人的主要特点,因此加强病情观察及做好各项护理工作是神经外科护士神圣的责任。尤其是老年患者更需要耐心细致的护理,有效的护理对保证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起到重要的作用。我科2004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老年颅脑损伤病人78例,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4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老年颅脑损伤病人78例,其中男46例,女32例。年龄60~85岁。
2 护理体会
2.1 加强病情观察
2.1.1 灵活观察 入院后医生往往下医嘱:测意识、瞳孔、呼吸、血压、脉搏q1h,但颅脑损伤病人病情变化快,尤其老年人脑组织发生了程度不同的退行性变和脑萎缩,颅腔空间较青壮年稍大,对占位病变容纳能力增大,加之老年人对疼痛反应迟钝,早期不易产生颅压增高症状[1],待出血达一定量使颅内压力-容积曲线超过临界点时,颅内压可急剧上升,很快出现脑疝。如观察不及时,往往延误抢救时机。因此,要求护士在临床护理中要灵活观察,做到随时观察,顺便观察。即为其做治疗和护理时随时观察,为同病房他床做治疗和护理时顺便观察等等。
2.1.2 综合观察 老年患者反应迟钝,且颅脑外伤患者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因此在临床护理中,要有综合判断的能力,结合病史、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椎体束征的变化、胸、腹部体征的变化等等,结合各种临床辅助检查手段,及早发现脑疝,及时发现胸、腹闭合性损伤及低血容量性休克等合并损伤。
此外,还需注意心肺功能观察与脑功能观察并重。老年人由于心脏代偿功能下降,血管顺应性降低,加上颅脑损伤后常常心脑综合征和脑心综合征同时并存[2],易诱发心律失常。另外老年人胸部呼吸活动度减低,肺活量减少,易缺氧,这样更加重了脑缺氧和脑水肿,所以在有条件情况下应给与心电监护,同时监测血氧饱和情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且予持续吸氧2~3L/分,除脑脊液鼻漏者外均应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保证吸氧有效在位。
2.2 预防各种并发症
2.2.1 老年颅脑损伤病人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是预防肺部并发症 原因很多:年老人呼吸道黏膜萎缩,纤毛活动减少,保护性排痰功能降低,加上病后需绝对卧床,身体衰弱咳嗽无力,部分患者伤前就有慢性肺部疾病史等等。因此,此类病人入院后就要从各方面加强预防。病房注意室温2 2~2 4℃,严格禁止有呼吸道疾患的患者入内。清醒病人鼓励咳嗽排痰,气管切开造瘘者严格按常规护理,勤吸痰,常规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或操作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2.2.2 预防褥疮 对需要协助改变体位的患者常规放置防褥气垫床,晨晚温水擦洗后涂爽身粉。大便后及时擦洗,肛周涂抹爽身粉。保持床单元整洁、干燥,潮湿后及时更换。有心电监护患者还需注意导联线整齐放置,防止因导联线压于身下而引起压疮。
2.2.3 老年人膀胱括约肌功能减退,抵抗力低下,细菌易于侵入繁殖,易发生尿路感染[3],因此有留置尿管者应加强会阴护理,每日更换尿袋,注意无菌操作,遵医嘱予膀胱冲洗,发现尿色异常及时留取尿常规。
2.2.4 口腔护理 伤后患者禁食或进食减少,部分患者有口腔损伤,昏迷患者口腔内有分泌物储留等原因使口腔内易细菌生长,易致口腔溃疡等并发症,因此要加强口腔护理,清醒病人予益口晨晚漱口,不能自行漱口者予口腔护理每日2次。以及时擦去口腔内血迹、分泌物,保持口腔清洁。
2.2.5 应激性溃疡 颅脑损伤后易并发,护理时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遵医嘱使用法莫替丁预防性治疗。有鼻饲者鼻饲前应抽吸胃内容物,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监测血压、脉搏情况,保证输液通道,以防意外。
2.2.6 其他 老年人长期卧床易并发深静脉血栓,清醒者鼓励床上适当活动,昏迷者被动活动。输液时注意滴速,合理安排输液,防心衰发生。老年人肾生理功能低下,使用脱水药物时易引起肾功能不全,因此使用甘露醇等药物时应注意观察记录24小时尿量,随查钾、钠、氯电解质及肾功能情况。
2.3 防止各种意外发生 由于老年人活动能力差,因此易发生坠床、摔伤、烫伤等[4]。护理工作中要尽量排[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阿托品中毒护理与抢救要点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中药保留灌肠加熏洗坐浴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