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血管意外病人出院后的家庭康复护理对策 |
|
脑血管意外病人出院后的家庭康复护理对策
摘要 脑血管疾病恢复期采用家庭护理可收到与医院康复同样的疗效;可推动护理工作走向社会进入家庭,符合新的医学模式;病人在自己熟悉、舒适而温暖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治疗、护理,有家人陪伴,饮食起居可比价格随意,并拥有个人的自由与尊严,符合本病的康复的心境;通过护理人员专业指导,使病人从心理、生活、语言、功能锻炼、用药等方面接受全面的治疗护理,早日生活自理,重归社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康复 家庭护理
急性脑血管意外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它与癌症、心血病同为目前的三个常见的死亡原因。急性脑血管意外又称中风,临床上首发症状多以偏瘫、失语、昏迷等急性或亚急性脑损伤为常见。由于其病程长、恢复慢、医疗费用高,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往往造成病人及家属的心理负担较重。担心病人终生卧床不起,成为家庭的累赘。因此对出院的脑血管意外病人的家属做好家庭护理知识的宣传,对病人的身心健康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是至关重要的,是降低致力于残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之一。
此种疾病一般是突然发生的,家属无心理准备,往往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变化。首先是震惊阶段,对于突发的严重的打击还没有来得及整合。一般要持续数分钟或数天。其次是否定阶段:指这一打击来得太突然、凶猛的程度超出了心理承受的能力,把已发生的而且令人非常悲痛的现实和预后予以否定,一般持续数周或数日。再次是焦虑紧张阶段,此时家属开始担心病人的预后,认为病人是否会终生残疾,从而成为家庭、社会的包袱。最后是适应阶段经过前几个阶段之后,逐渐认识这一现实,并且从心理到行为逐渐开始适应。
急性期通过住院治疗和护理,病情逐渐趋于稳定,但等到运动、感觉,和语言的完全恢复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医生常建议病人出院回家修养。此时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家属进行脑血管病病人的家庭护理知识的宣传,对病人的预后起着决定性作用。
1 加强高血压知识的宣传,在天气变化剧烈及寒冷时,血管收缩及舒张功能会减弱,血压显著升高,容易引起脑出血,故要注意保暖,并且按医嘱及时服用降压药,预防血压波动发生意外。
2 告之家属使病人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嘱病人多运动,加强腹部按摩、保持排便规律,多吃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3 预防褥疮的发生,在脑血管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保持床铺的清洁、干燥、勤换洗,每两小时翻身一次,对于长期受压的部位加强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4 讲明吸烟对脑血管的影响,吸烟的数量与患脑血管病的机会呈比例增加,因此,不管己患脑血管病还是未患脑血管病,戒烟对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病有很大的帮助。
5 加强康复的训练,病人清醒,病情稳定后,应加强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首先从卧床期向坐位期过渡,继而离床训练,并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针对病人具体情况,给予理疗、心理治疗及传统中医等综合治疗
6 对于失语的病人加强语言的恢复训练。对待失语病人要有耐心和信心,从简单的字词到复杂的句子,短文等,在谈话中要抓住病人想说的时候与之对话,引起他的兴趣。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7 此外应加强饮食的指导和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定期到医院检查,使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
8 心理疏导,病人及家属疾病的关系在精神上承受了很大痛苦,护理人员应向其做好耐心解释工作,介绍同类病人疗效较好的病例,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达到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的目的。
通过细致、全面的护理指导,使得病人及家属以安静平和的心情接受这一事实,让病人身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复,病人的残疾程度减到尽可能低的范围,使更多病人回归到家庭和社会中去。同时使护理工作从医院走向社会、走向千家万户,服务于千千万万的病人,真正体现了“三分治,七分护”的重要性,树立了护理人员在社会中的良好形象。
上一个医学论文: 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中的实施 下一个医学论文: 颈椎牵引病人改良床单更换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