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重实习护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
|
注重实习护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摘要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培养适应新形势的护理人才,实习带教要将护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与专业“动手”能力的指导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只有这样,实习护生才能更好地完成实习计划,早日成为一名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护理专业技术的合格护士
关键词 护生 心理素质 护士的心理素质是指做好护理工作必须具备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1]。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中的关键素质[2]。由此可见,护士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是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前提,而这种良好职业心理素质的形成与临床实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2002年开始,医院护理部采取了入院实习时的岗前培训与定期和不定期的评教、评学相结合的方法,加强了护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实习护生的心理素质与培养
1.1 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是培养护生高尚的道德感和真挚的同情心的保证 护士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利他”和“助人”。具有高尚道德的护士,就会自觉自愿,竭尽全力地为病人消除痛苦。一个有血有肉的正常人,会具备做人的道德与良心,同样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她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感和真挚的同情心。但是,对于一名刚步入临床实习的护生,需要带教老师的正确引导,帮助其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热爱护理专业。我们在每批护生入院实习时安排岗前培训,除了学习一些护理基本理论,相关法律法规外,还请那些在临床第一线受人尊重与爱戴的优秀护士代表现身说法,用真人真事让护生懂得:只要用心,护士凭自己的知识和本领,同样受到社会的尊重;同时,也让她们从中体会到:护理事业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着更广阔的前景,从而帮助她们树立起献身护理事业的崇高理想。有了这崇高的理想,护生才能理解护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真正爱护并尊重自己的工作对象,把解除患者的疾苦作为己任[3]。从而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主动地加强优良心理素质的培养,对搞好护理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为进一步巩固护生的专业思想,激发更高的工作热情,带教老师要时时用身边的,护生看得见、体会得到的让人感动的人和事来因势利导,让她们自觉自愿地以优秀护士为榜样,踏踏实实走好脚下的路。
1.2 加强实践锻炼和不断学习,是规范护生行为的最好途经 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记忆力、思维的独立性、“注意”的灵活性、积极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娴熟的技术、美好的语言、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都是实习护生在实习阶段应养成的行为习惯。这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需要带教老师根据护生的具体情况和实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适时地施教,护生要根据老师的提示和指导,自觉地在实践过程中有侧重点地锻炼自己。教与学的效果怎样?我们采取了定期与不定期的评价。定期评价:护理部组织每季交叉开一次评教、评学会,让带教老师和护生背对背地评价对方,护理部将意见整理归类后再分别反馈给本人。不定期评价:专职带教老师每天下科室,征求病人、带教老师、护生的意见,发现问题,现场指导,尽快解决。为了保证实习工作的连续性,我们还特别注意实习鉴定的内容和质量,要求鉴定具体,具体到护生在本科实习时已掌握了一些什么、具备了哪些行为习惯,到他科后要注意哪方面的能力和行为的培养。这样,护生实习从入科到出科、从实习开始到圆满结束,都在老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锻炼、提高自己,力求达到行为规范。
护生实习的过程是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除了带着问题看书外,更重要的是虚心向身边的人学习,学习美好的语言、为人处事的艺术等等。实习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护生只有将所学的护理理论有机地融入临床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 自己才会不断地提高,才会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
2 讨论
2.1 实习是培养护士优良心理素质的好时机 实习时护生刚从学校出来,心地单纯、接受能力强,对人或事更多地看到好的一面,如果在这个时候给她正面诱导,那么就会收到积极的、好的效果。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是如此,如果带教老师方法正确,引导得当,护生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另外,实习时间将近一年,护生在老师的带教下没有太多的心理压力,加上老师带教更投入。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护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2.2 实习护生优良心理素质的形成是当前严峻的医疗形式的需要 由于医院护理人员紧张,护士分配入医院后不久就要独挡一[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影响护生实习质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