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访视的心理护理 |
|
谈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访视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 术前术后访视 心理护理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医护工作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护理模式正逐渐被”以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所取代,更加注重人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预防保健。为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护士应该更新观念,立足于以人为本,突出护理工作“服务”的特点,为此手术室开展了以人文主义为首的术前术后访视工作,强化优质服务,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技能、服务效率,力争让手术患者得到最好、最全面的服务,从而取得了患者的欢迎和认可。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了解对象为2005年1到6月的本院100名手术患者,其中普通工人16例,教师23例,农民24例,公务员22例,学生15例,最小年龄14岁,最大年龄68岁。
1.2 实施方法 访问者为手术室护士,访问时间为手术前下午,以交谈方式进行,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患者以不同方式沟通与交往,通过良好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2 访问内容
2.1 患者的病历 管床医生护士那里收集资料。
2.1.1 一般情况 生命体征、身高体重、有无感染、有无运动障碍、有无过敏或特殊体质、有无假牙及隐形眼镜、女性是否在月经期、病房的安全程度。
2.1.2 病史 包括现病史、既往史、手术史。
2.1.3 其他是生活习惯、生活史、社会背景、性格、接受手术的态度、对医疗的协助程度。
2.2 与病人会面进行心理沟通,解除患者的焦虑。
2.2.1 确认患者自我介绍,说明访问目的。
2.2.2 说明手术服装与病人服装的不同,从进入手术室到离开手术室的大体过程,手术体位等。
2.2.3 询问患者的不安和担心的事情,给予病人激励的语言。
2.3.4 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以便确认患者有无口唇、甲床、皮肤颜色的改变,有无听力语言障碍。
2.3 访问结束回到手术室,根据新获得的患者资料与其他护士共同讨论制定护理计划。
2.4 会面时的注意事项:
2.4.1 会面时最好错开患者吃饭、治疗和处置时间,会面时间为10分钟左右,以不引起患者的紧张和疲劳为宜。
2.4.2 会面时正视患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缓慢交谈。
2.4.3 不要对手术进行详细说明,对于不明白和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含糊回答患者。
2.4.4 要避免引起患者不安的话语,如癌症、死亡等。
3 结果 100%的患者表示对护理态度特别在意,护理人员的耐心、友好、善良和周到等护理行为,更能体现对他们的关怀和尊重。对手术室开展术前术后访视十分的满意,可让其最大限度地缓解对手术的恐惧不安,充分体现手术室服务的优质与温馨。
100%的患者很注重护士的技术熟练程度,对技术熟练,能密切观察手术情况和提供比较完善技术服务的护士表示满意,尤其是手术较复杂和严重时。
80%以上的患者对手术环境很在乎,明亮、整洁、舒适的手术环境能使他们感到亲切和信任,并有安全感。
60%的患者比较在意护士的仪表,认为穿着整洁,仪表端庄,言语流畅,勤于交流,能主动接近患者的护士使他们更愿意接受护理,感到亲切。4 分析与小结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了解患者对手术术前术后的内心想法,结果是患者最注重得到尊重、医患沟通和理解,希望得到全方面的护理。因此,在手术的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实施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护理,目的在于满足患者的需要,系统地解决患者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访视要与患者心理沟通,给予激励性语言,有利于病人的康复,使患者对手术有正确的认识,可以更好地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从而缓解患者对手术的不安与恐惧心理,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更好地配合手术。术后看望患者,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给予心理支持并告知相关的保健知识协助其手术的预后。术前术后访视充分体现了对患者的重视、理解和尊重,给患者最大程度的[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LASIK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的心理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中青年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反应和心理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