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LASIK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的心理护理


 LASIK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的心理护理      人只要活着就有心理活动,无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状况有无相同,心理活动肯定存在着不同,绝大部分病人对眼部手术都感到心理威胁、紧张恐惧,特别是对于那些心理素质较差、要求过高的病人,常见的有: ①进入手术室后紧闭双眼或眼球转动不受控制。 ②紧张、提问多、无法集中注意力。 ③有时表现出思绪游离不定及惊恐、心率、呼吸加快等症状。 ④对各种刺激高度敏感,如声音、疼痛、寒冷等,这些表现是由于恐惧心理所致。  因此患者术中心理状态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心理状态的变化,必然导致生理的变化,影响医疗护理工作正常进行。手术病人紧张后,患者就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出现头位的偏斜、对术中角膜切割时发出机械转动声表现出惊慌,出现反射性挤眼动作,给手术过程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手术室护士除应具备有一定的医学基础和熟练技能外,还应懂得心理护理,以增加相互信任感,调动病人配合手术的积极性。心理干预显得十分重要,现将病人进入手术室后的心理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1  针对患者不同身份、不同文化程度和性格差异恰当地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基本过程及手术原理,并加以鼓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把性格分成外向型和内向型两种,外向型患者,多能主动提问,护理人员应做到有问必答,并鼓励患者配合手术。内向型患者主动提问少,护理人员要善于洞察患者的神情、行为、及时发现不稳定情绪,给予劝慰,减轻术中的恐惧心理。 2  注意仪表言行使病人感到可信可亲  病人入室后往往会产生“生命掌握在医护人员手中”的念头。医护人员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护士应注意仪表整洁,态度和蔼,如果在室内随意嘲笑、闲谈、喧哗,甚至对病人漠不关心等,必然会让病人感到手术没有保障或引起反感,无形中增加了病人的思想负担 3  注意沟通的技巧  语言是思想的交流工具,病人对医护人员的谈吐、语调特别敏感。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针对性地详细讲解手术有关知识,并给予鼓励和关注,使患者感受到一份支持,一份关心。 4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  准分子激光手术的疼痛与其他手术有区别,每个人对于疼痛的敏感性有差异,主要来源于对该手术知识缺乏,准分子激光手术中的疼痛,只是轻微的酸胀感,但因个体差异存在,有些患者相对敏感。针对这种患者我们应进行耐心解释,告之手术采用何种麻醉方式,手术进展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酸胀感,手术时会有什么声音或气味等,让其做好心理准备减轻其心理负担,缓解恐惧和疼痛。 5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公平对待每位患者,帮助患者熟悉环境,了解手术中的注意事项,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操作技能对待每位患者,增强患者的信心,密切配合手术。   由此可见,人的心理状态的改变,往往引起情绪的变化,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除了受生物因素影响外,还会受精神、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手术时患者的心理护理,为患者LASIK围手术各阶段的自主配合具有指导意义。可以使患者对LASIK手术有初步了解,可减轻病人的恐惧感,安全、顺利地渡过手术。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ANSIE在我国成年人中的应用
    肺鳞癌合并Lambert
    婴儿猝死综合征血中抗Ro和抗La自身抗体
    小儿先心病室间隔缺损Amplatzer封堵术
    Mason   型桡骨小头骨折切除与内固定治
    牙髓病 Pulp diseases 
    子宫内膜层粘连蛋白与Norplant致子宫异
    骨片钉内固定 植骨术治疗 Mason 型桡骨
    HLA DR基因与广西地区汉族 壮族IgA肾病
    Mason   型桡骨小头骨折切除与内固定治
    牙髓病 Pulp diseases 
    骨片钉内固定 植骨术治疗 Mason 型桡骨
    HLA DR基因与广西地区汉族 壮族IgA肾病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