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SS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管理 |
|
MISS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管理
摘要 目的:介绍用MISS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法。方法:对7例患有颈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MISS手术期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管理,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本组7例手术病人术后随访6~12个月,发现5例手术后效果达到优秀,2例手术后效果达到良好,无效果一般或效果差者。结论:微创技术是当今外科趋向,为了更好地做好MISS的围手术期管理,建立一支手术队伍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使得MISS手术的顺利进行成为了可能。
关键词 MISS 椎间盘突出症 围手术期管理
多年来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根治性治疗几乎全部采取手术的方法,开放式摘除椎间盘髓核。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微创脊柱外科手术的研究已成为当今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热点和主要趋势。2004年5月美国加利福尼亚脊椎医疗中心院长,美籍华人、国际上最早开展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的专家之一,邱道志博士(John C.Chiu,M.D.)来我院进行访问手术。Dr.Chiu 运用MISS (Minimally lnvasive Spinal Surgery)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满意。现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就MISS的围手术期管理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病人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7例,全部女性,年龄30~55岁,平均41.1岁,病程3个月。7例病例均有外伤史,C4-5椎间盘突出4例,L3-4椎间盘突出1例,L4-5椎间盘突出4例,L3-4椎间盘突出1例,两个椎间盘同时突出者2例。共施行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10个椎间盘。所选病例均经CT或MRI影像学检查,且临床症状、体征等符合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自愿接受MISS技术治疗的病例。
1.2 MISS简介 MISS应在医院的手术室内进行,门诊或者住院部病人均可。术前常规检查拍片,了解椎板间隙,以决定能否进行MISS手术。MISS的基本操作方法:颈部病变时,患者仰卧,颈后伸位;腰部病变时,患者取患侧在上侧卧位。在C型臂X光机透视定位、监测下,进行局部麻醉。将穿刺针刺入相应病变的椎间盘中央,沿穿刺针置入光导纤维,通过激光的热能将椎间盘髓核汽化形成空洞,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改善神经周围微环境。由于MISS操作在C型臂X光机透视监测下进行,保证了穿刺部位的准确性,不会损伤神经。穿刺针仅稍粗于肌肉注射针,是真正的微创手术。
1.3 麻醉方法 成功的MISS手术需要一个意识清楚,合作的,镇定的病人,他可以给予外科医生,放射科医生,疼痛专家各种反馈信息。麻醉医师必须熟悉整个手术的进展,病人需要的最熟识的体位,能够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调整病人到最深的镇静状态。理想的镇痛效果是时间短,可逆转性和记忆缺失的效果。选择的药物取决于麻醉师所受的训练和经验。芬太尼和苯并二氮类的药物可以出现比较理想的作用。可以使病人有清晰的意识,镇定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和医生沟通。止吐药物可以很好的控制手术后的恶心和呕吐。其他的药物也被证明有很好的效果,比如midazolam和propofo。微创脊柱手术的过程可以在无焦虑,镇静,无痛和短期记忆消失下进行,而不需要进行全身的麻醉。
2 术中配合程序
2.1 体位 颈椎间盘手术:病人仰卧于手术床上,双肩下垫一肩垫,头部轻度后仰;双上肢自然放于身体两侧,用宽胶带沿病人颈根部、肩部、前臂和上臂来回粘贴并固定于手术床上;双下肢伸直,双膝下放一软垫,以免双下肢伸直时间过长引起神经损伤,宽胶带固定膝部;头置于头圈上,头部前额处用宽胶带固定头部。腰椎间盘手术:病人侧卧90°,患侧在上,背侧近床缘;两手臂向前伸展于双层托手架上,腋下垫一腋枕,距腋窝约10cm,防止上臂受压损伤腋神经,宽胶带固定双上肢;双侧下肢屈曲两腿之间夹一大软枕,膝间垫一软垫。
2.2 手术配合 手术部位用碘伏常规皮肤消毒后,铺无菌治疗巾。在C型臂X光机的透视下确定穿刺点并用0.5%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同样在C型臂X光机的透视监控下,配合手术医生进行椎间盘穿刺,穿刺成功后,拔除穿刺针芯,导入激光光导纤维,经穿刺针腔置入到椎间盘髓核的适当位置,注射造影剂定位,连接激光器,并打开和调试激光器的各参数。减压结束后先退出激光光导纤维,再将穿刺针退[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门诊中对尿液分析仪使用及镜检的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胸腰椎骨折脱位并截瘫的整体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