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脉留置针在精神科病房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
|
静脉留置针在精神科病房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得到人们的认可,它既可以减轻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又保护了病人的血管,同时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特别是在抢救病人提供有效的治疗通道。我校教学医院精神科病房,有许多兴奋、躁动、拒食等重性精神病人,同时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有些合并躯体疾病、感染或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都需要及时治疗抢救,而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见的治疗措施,在2003~2004年精神科病房对我部20例精神科病人采用留置针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精神病患者20例,年龄19~78岁,男性15例,女性5例。其中精神分裂症兴奋、躁动、拒食病人8例,精神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例,精神病合并肺炎4例,发生恶性症侯群2例,精神病合并脑溢血2例,癫痫性精神障碍1例,精神病合并细菌性痢疾1例。留置天数3~7天。
1.2 穿刺方法 操作技术熟练,打开馐,取留置针与输液器连接,排气,活动针翼,将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度角度进针,见回血再进针少许,拨出针芯(不要将留置针完全进入血管再退针芯,很容易刺穿血管,导致穿刺失败),再将套管完全送入血管后,用专用敷贴固定套管针,再用一根胶布将肝素帽与输液器连接处固定,以防脱落。留置针延长管与血管相平行,肝素帽固定于留置针的上方。
2 护理体会
2.1 病人准备 精神病人常因兴奋、躁动、妄想、幻觉等精神症状和无自知力而不配合治疗,给护理造成很大难度。在置针前,先协助病人洗澡、更衣后,将病人双手约束于床上,取平卧位。如果在下肢作留置针,则约束双下肢,兴奋、躁动病人还需约束肩部。
2.2 血管护理 选择粗、直、充盈好、血流快的静脉。对于有静脉补钾输液时输液速度控制在30~40滴/分,不要低于30滴/分,否则长时间对血管的刺激导致静脉硬化,而损坏血管。对输甘露醇等其它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在输液完后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每日3次,再用红外线灯射每日3次,从而减轻血管损坏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2.3 严格无菌操作 操作时一般由2名护士配合执行,一名护士做静脉穿刺,一名护士协助固定好病人。穿刺部位消毒范围大,超过8cm,输液器每日更换,专用敷贴一般3~4天更换一次,不必每日更换,以防止在更换过程中增加感染机会。
2.4 加强输液观察 精神病人不合作,虽然进行保护性约束,但仍防止病人躁动不安,将留置针挣脱,另外病人可以将约束带自行解开而拨针,因此5~10分钟观察输液部位固定情况、输液滴速、血管有无红肿现象,约束时的末梢血液循环情况,保证血液回流通畅。
2.5 封管用物
2.5.1 常用封管液种类和用量
2.5.1.1 无菌生量盐水 每次5ml,每4~6小时冲管一次。
2.5.1.2 肝素盐水溶液 每1支2ml 12500u的肝素加入250ml生理盐水,取5ml,抗凝持续12小时以上
2.5.2 封管方法 取封管液5ml,消素肝素帽,用注射器针头进少许,推封管液于肝素帽溢满后,再将针头完全进入。猛推lml封管液回抽针头如此类推,直到将最后lml封管液完全推入。立即将延长管上的活塞在套管针的部位夹紧。将肝素帽与血管平衡固定在血管上方,即完成封管。
目前留置针在我院已普遍应用,虽然是应用于不合作精神病人,但在临床应用中,如果能够固定好病人,观察仔细,加强巡察,可大大减少患者反复进行静脉穿刺的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又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也为抢救病人赢得了时间。
上一个医学论文: 探讨破伤风皮试结果判断标准和注射方法 下一个医学论文: 多巴胺致皮下组织渗漏性损伤的处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