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讨破伤风皮试结果判断标准和注射方法 |
|
探讨破伤风皮试结果判断标准和注射方法
破伤风抗毒素为异种血清,注射后易引起过敏反应。故注射前须做过敏试验,确定个体对该药物的反应,是预防过敏反应及休克的必要措施。但从临床实践来看,按传统的判断标准,往往因皮试阳性率高而频繁地为病人进行脱敏注射,很不利于急诊救治,使病人观察时间延长。
现我们对2095例需注射TAT的病人分别用不同的判断标准和注射方法,经观察分析,探讨一个较为理想的判断标准及注射方法。2095例均为门急诊受伤病人,随机分两组,按传统注射885例,按理想的注射1210例,各年龄均有。
1 皮试方法 TAT一支1500U,用生理盐水稀释至lml,用1ml的一次性注射器抽取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在前臂内侧皮内注射,注射量为0.1ml,使局部形成一个皮丘,20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
2 皮试结果判断标准
2.1 传统的判断标准
阴性:局部无红肿
阳性:皮丘直径>1cm,周围有红肿伴伪足、发痒和出现其他过敏反应。
2.2 理想的判断标准
阴性:皮丘直径≤lcm,红晕<4cm,全身无反应;
阳性:皮丘>lcm,红晕≥4cm,无其他过敏反应;
强阳性:皮丘>1 cm,红晕>4 cm,伴有伪足和有其他过敏反应。
3 注射方法
3.1 传统阴性者将剩余的TAT一次肌注,观察20分钟。阳性者将TAT一支稀释成5ml分四次每隔20分钟分别注射0.5ml、lml、1.5ml、2ml,注射完毕观察20分钟。
3.2 理想的阴性者TAT一支稀释成3~5ml一次肌注,观察20分钟。阳性者将TAT一支稀释成5ml分两次每隔20分钟注射,注射完毕观察20分钟。强阳性者按传统方法脱敏注射。
4 结果 传统阴性530例,约占60%,注射后未发生过敏反应;阳性355例,约占40%,经脱敏注射后有少数2例发生迟缓反应。理想的阴性870例,约占71.9%,经注射后未发生过敏反应;阳性者322例,约占26.6%,经稀释分两次注射后也基本无过敏反应,偶有发生迟缓反应;强阳性者18例,约占1.5%,按传统方法脱敏注射后也有3例发生过敏反应。其中一例过敏体质病人未能完成脱敏的全过程。5 讨论 门急诊是医院的第一线,就诊病人多,外伤是门急诊常见的疾病,且都需注射TAT,能探讨一个既能保证病人安全,又能省时的注射方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传统的TAT判断标准阳性率甚高,理想的阳性率明显低于传统的。传统的阳性患者需分4次脱敏注射,耗时100分钟;理想的患者大多数只需一次注射,耗时40分钟,少数患者仅注射2次,耗时60分钟,而极少数强阳性者需分4次脱敏注射,较传统的时间明显缩短。经两年来的注射证明,理想的判断标准阳性率低,具有痛苦小、注射次数少、省时、安全等优点,是比传统标准更实际、更有效、更能让病人接受的。
上一个医学论文: 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器堵塞的原因及处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静脉留置针在精神科病房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