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器堵塞的原因及处理 |
|
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器堵塞的原因及处理
摘要 在血液透析(血透)过程中,透析器被堵后造成透析者血液丢失和材料浪费,同时也给透析者造成恐惧和精神刺激,透析器被堵的原因是:血液离体离泵时间太长、干素用量不足、血粘度的改变、透析前使用了止血药、低血压、低流量透析等等。针对这些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透析器的堵塞是可以预防的。
关健词 血透 透析器堵塞原因 处理
血透疗法是利用半透膜的原理,将患者的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进透析器的内外侧,在透析膜的两侧血液与透析液反向流动,借助于膜两侧的容质梯度,渗透梯度和弥散度,通过扩散、对流、吸附、清除毒素,通过这种方法清除体内潴留过多的水份和代谢废物。同时留下所需要的物质,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血透疗法是肾功能衰竭者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见效快、排毒充分,有着立竽见影的疗效。
1 透析器被堵的原因
1.1 血液离体离泵时间太长,这是透析器堵塞的主要原因。血透时透析器被堵往往发生在血透通道建立后,静脉没有保持有效的体位或固定不当造成静脉针脱出,为使透析继续进行,不得不再次穿刺。如果再次穿刺不顺利,血液离体、停泵时间太长,则血液凝固,透析器被堵。动脉针脱出血管没有流量也会出现同样的后果。
1.2 干素用量不足,患者透析首次干素的注入量十分重要,一般是0.2~0.5mg/kg,如果首次干素化不充分,透析中追加干素量再大也无明显效果。主要原因是干素首次用量不足时,血透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凝血、纤凝系统已经起动,所以首次干素要充分足量。根据回血时透析器清洁度,患者出血征兆调整下次干素用量。
1.3 透析者本身因疾病、肾衰终末期,血液粘稠度增高。这种病人在穿刺时内瘘针很快被堵,稠粘的纤维状凝聚物堵住针头,穿刺成功也没有血液引出,往往误认为穿刺失败,多次来回穿刺既损伤了血管,也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1.4 透析前使用止血药物,如患者外伤出血、内出血使用了止血芳酸、立止血、止血敏等药物,透析通道建立后,在常规干素用量情况下,透析大约进行10分钟左右。透析器颜色渐渐变深。在我工作中,遇到一患者因外伤使用止血芳酸12小时后作透析,透析进行10分钟透析器被堵。
1.5 低血压、低流量造成透析器血流过缓,透析器同样也会被堵塞。药物中毒的透析者往往伴有血压降低80/50毫米汞柱,流量往往低于[JP2]100ml/分,有时甚至没有流量,这时可以用升压药如多巴胺升压,补充血溶量。这样处理后透析器堵塞的可能性很小。如果血流量不足,可以采取两条动脉通道,增加血流量。[JP]
2 透析器被堵的观察 透析器被堵的过程一般5~10分钟,最直接的观察就是血液的颜色从透析器静脉端开始改变,透析器从静脉端到动脉端的颜色逐渐变浅,在这个时候可用NS泵前冲洗,冲洗量大约100m1~200m1。当整个透析器颜色较深,静脉血路颜色也变深时,用手轻轻挤压静脉壶,会有抵触和质硬的感觉,这时体外循环基本停止,静脉压稍高,泵仍然照常运转,只是没有血液流动。如果取静脉血透析,透析器内充满静脉血。静脉血颜色本身就很深,静脉压也不高,泵照常运转,往往被忽视,因此常常用手轻压静脉壶的硬度十分必要,以便及时发现透析器是否堵塞。
3 被堵透析器的及时更换
3.1 被堵透析器可用残余血量回体 透析器被堵塞后应及时更换,否则体外循环停止,动脉血路、静脉血路也会随之被堵,造成透析者血液大量丢失。透析器被堵时,立即停泵,用止血钳夹住动脉端→分离动脉血路与透析器→举高透析器动脉端向上,借助自然的压力将透析器内的血液回进人体→回尽残余血液后用止血钳夹住静脉血路端→透析器分离。
3.2 更换新透析器的准备工作 新透析器的准备工作是用0.02%干素生理盐水排气,并且可使透析膜湿润降低下次被堵的可能性。用输液器连接干素NS瓶,并挂高NS瓶,输液器的穿刺端连接泵前,钳住动脉血路阻止动脉血引出。透析器的动脉端与动脉血路的透析器端相连接松开止血钳。开放输液器和泵前夹,使泵小流量转动,直到NS从透析器的静脉端溢出而停泵,夹住输液管和泵前夹。
3.3 新透析器的连接 将新透析器与静脉血路相连松开血管钳,这时将透析器静脉端向上,小流量开泵5~10分钟使未排尽的气体聚集于静脉壶。排尽气体[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无痛性肠镜检查的护理及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探讨破伤风皮试结果判断标准和注射方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