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静脉穿刺新法探讨


      静脉穿刺新法探讨       静脉给药是临床治疗中最基本的给药方法,也是临床用药的一个主要方法之一,它能够快速补充水、电解质,维持人体内酸碱平衡,纠正血容量不足、补充营养、促进组织修复、达到解毒、控制感染和治疗的目的。为此,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提高,不仅能保证治疗药物及时有效的应用,而且还减少了病人的痛苦。静脉穿刺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医护质量,甚至影响到医护患关系。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与经验,对临床上如何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作如下探讨。 1  临床资料  自2004年1月-2004年9月在我院住院输液治疗的病人,每天由操作者对各位受试病人的穿刺方法予以记录。样本量:累计病人评价各100人次。 2  两种方法比较 2.1  传统方法  进行静脉穿刺时,先选好血管,在穿刺部位约5cm处系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嘱病人握拳,(即握拳穿刺法)使静脉充盈,穿刺者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使静脉固定,穿刺右手持头皮针从血管一侧或上方刺入皮肤,再沿静脉走向刺入血管,穿刺成功后,松止血带,活塞和拳。 2.2  改进方法  让穿刺者的手自然放置(即自然放置法),扎止血带,消毒方法同上。护士用左手将病人穿刺部位固定,右手持头皮针从血管正中快速刺入,穿刺成功后,松止血带,松活塞。在松止血带之前,先用右手拇指固定针柄,右手食指或中指按压在距穿刺血管上方4-5cm处或针尖上方2cm处,然后用左手轻轻松开止血带即可。 3  结果  传统方法与改进后的方法穿刺一次成功率的比较见下表。 表1  握拳穿刺法与自然放置穿刺法一次成功率比较 组别  例数  成功  失败  成功率 握拳穿刺  100  72  28  72%  自然放置  100  92  8  92% 表2  传统松止血带与改进方法后松止血带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成功  失败  成功率 传统松止血带  100  62  38  62% 改进后松止血带  100  97  3  97% 4  体会 4.1  临床上穿刺最常用的是手背皮下浅静脉,当握拳时,指骨与掌骨处于近垂直状态,掌指关节突出,皮肤紧张,血管受压,不易摸清和看清。而采取自然放置法,则皮肤松弛,血管充盈,显露皮肤表层,易于穿刺。 4.2  采用传统方法穿刺,由于解剖关系,握拳时手背穿刺部位低于掌指关节,妨碍穿刺进针角度,且穿刺者左手不易握住固定穿刺部位皮肤,故血管不易固定,从而影响穿刺成功率。而采用改进后的方法,血管易于固定,穿刺者容易握住病人的手,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 4.3  根据力学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一原理,可以来解释传统穿刺成功后因松止血带用力不当而造成针头滑出血管外或针头刺破血管。采用改进后的方法,在松止血带之前,先用右手拇指固定针柄,右手食指或中指按压,在距穿刺血管上方4-5cm处或针尖上方2cm处,用左手轻轻松开止血带,这样就可以避免因松止血带用力不当而造成的穿刺失败。 4.4  对于毛细血管脆性增强的患者和老年患者而言,前者因血管硬化,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后者因老年人机体老化,静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作者认为对这类病人,若采用传统松止血带的方法,因用力不当会造成针头滑出血管外,以致于穿刺失败。而采用改进后松止血带的方法,可大大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静脉穿刺技术虽然容易掌握,但要真正完成这项操作,而不出现任何差错,这在我们工作中要不断探索和改进。积累更多的经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提高静脉动脉化皮瓣成活率的实验研究
    左髂总静脉狭窄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腹膜后肿瘤手术并下腔静脉及肾静脉切除
    应用自体静脉做动脉重建时血管内皮细胞
    经股静脉放置冠状静脉窦标测导管在射频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
    常用化疗药物致兔耳缘静脉损伤实验观察
    肾癌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附
    静脉普罗帕酮和毛花甙C转复阵发性非瓣
    急性门静脉主干完全性栓塞支架置入术术
    静脉注射依那普利拉治疗重症高血压的疗
    心房颤动患者经静脉体内电复律术后早期
    微创穿刺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