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心理治疗与护理 |
|
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心理治疗与护理
三叉神经痛是以面部发作性剧痛为特征的一组常见的临床疾病综合症。常反复发作,患病率182/10万人,其年发病率为3-5/10万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其确切病因仍不清楚[1,2]。
1 三叉神经痛的相关诱发因素 虽然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仍不能确定,但是临床统计中70%的患者都有较为重大的精神刺激事件。诸多精神、心理因素均可能诱发三叉神经痛的发作。当然还有相关疾病的牵连和外界因素的刺激。如:牙痛、咽痛、头痛及头面部受寒冷刺激等等,都不能排除与三叉神经痛发作的相关性。
2 精神不良刺激造成的病态心理及情绪与疼痛的关系 在治疗和护理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过程中,发现有许多患者都有各种精神不良刺激史,包括历史性的和现实性的。如:求职、恋爱、婚姻、家庭纠纷、教育子女、工作环境改变、脑力过劳、工作压力大等,这些方面的问题造成心理压力过重,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如:紧张、焦虑、抑郁、睡眠障碍,有些甚至有自杀倾向。这些病态心理可诱发三叉神经疼痛的发作,引起剧烈的疼痛使患者难以承受。而疼痛的同时也可以导致患者的精神紧张和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常因疼痛和情绪的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加重。由此可见,情绪与疾病,情绪与疼痛有着相当重要的关系。
3 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心理治疗与护理 三叉神经痛虽然不能仅靠心理治疗和护理治愈,但是在医疗过程中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是极为重要的。
4 建立真诚可信平等的护患关系
4.1 三叉神经痛患者因病所至,初次接触时,多为表情焦躁或冷漠,有些患者因面部剧痛不敢张口,所以说话声音极小或吐字不清。作为医务人员要在接待患者时禁用生冷和漠不关心的表情,要耐心倾听他们诉说,以自身的道德修养,用和蔼亲切的语言、尊重理解的姿态与患者交谈,消除患者的顾虑和拘束,使患者在医疗活动中体会到医务人员的真诚、可信,并使之感到人文关怀。
4.2 引导患者了解情绪与疾病的相关性 心理学史上James-Lange情绪学说:情绪是机体各种器官变化时所引起的感觉总和,是人们对自己身体内部和外部所产生的变化的感知[3]。近年来心理因素在疾病与健康相互转化中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要改变患者的病态心理保持良好的情趣,首先要鼓励患者诉说自己的心理压力,以便有针对性的做心理治疗,还要引导患者了解情绪与疾病的相关性。情绪活动伴随有明显的生理活动变化,其最突出的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的变化,在一定情景内产生的情绪活动身体内部必然有不同的生理反应,消极的情绪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程、预后起到不良作用,如紧张、恐惧、悲伤、可削弱自身的身心活动能力,使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减弱,血管收缩和器官肌肉痉挛。而乐观的情趣可以使血管运动及血管径的改变,增加各器官的血流量,提高疼痛的阈值,有助于康复。要让患者学会在遇有不良刺激时,能够主动调解自己的情绪以减少疾病发作。其次要劝导他们,淡化历史事件,妥善处理遗留情节,开阔视野,调剂精神生活,适当调整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经常调整心态,保持乐观情绪和心境,学会做心境的主人。
4.3 用有意注意的方法调解不良情绪,有助于减轻疼痛 注意是心理活动时对一定事物有选择性的指向和集中[3]。向患者施教有意注意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调解不良情绪,减轻疼痛知觉。如:战场上身体受了轻伤,而在战斗结束后才发现,这说明高度的集中和注意对疼痛的刺激可以感觉不到。有意注意就是有自觉的目的,必要时还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三叉神经患者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时间也不长,对事物缺乏兴趣。所以要指导患者用一定的毅力调动主观能动性,自觉的、有目的地参与一些活动,把注意力引向一些事物和活动中。如:看书、绘画、听音乐、和亲朋好友沟通,也可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郊游。用这些方法逐渐的培养自己的有意注意,并能较长时间的保持在这些事物或活动中产生兴趣,增强有意注意的稳定性,对减轻疼痛大有益处。
4.4 精心为患者治疗是疾病恢复的保障 在给三叉神经患者做理疗时,要讲明电疗原理和作用,交代电疗的感受,每次治疗时间。操作时动作轻柔,电极放置准确,尽量避免因操作不当而给患者带来的疼痛刺激,要细心观察治疗中患者的反映,当患者因疼痛感觉不到电流量时,要耐心解释对本病的治疗原则,以免产生误解,要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使患者体会到自己的病情在逐渐好转,从而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4.5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脊柱损伤致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