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心绞痛患者的健康教育 |
|
浅谈心绞痛患者的健康教育
大多数心绞痛患者发病后仍能从事多年的一般的体力活动,且能存活15至20年。但近有1/4的病人在疾病的进程中发生心梗,少数发生猝死,特别是对于初发型、恶化型、自发型心绞痛患者。
1 引起心绞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1 引起心绞痛最主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冠脉管腔狭窄或痉挛。
1.2 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吸烟是导致心绞痛的诱因。
1.3 重度主动脉狭窄或关闭不全、肥厚型心肌病等也可引起心绞痛,但不多见。
2 预防复发心绞痛的措施
2.1 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是控制冠心病进展的主要方面,病人应摄入低热量、低脂、低盐饮食、戒烟酒,积极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定期进行心电图、血糖、血脂、血压的检查。
2.2 合理安排运动锻炼,保持经常的、适度的体力劳动或进行步行、轻便体操等锻炼,可提高耐力,促进侧肢循环建立,减少心绞痛发作。
2.3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引发心绞痛的因素,学会识别急性心梗的先兆症状,如心绞痛发作频繁,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服用硝酸甘油后疼痛持续15分钟不缓解,就立即就诊。有的病人心绞痛可能不典型,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胸闷、颈背疼痛、牙痛等,使病人及家属误以为是其他疾病,故应告诉他们这种情况下应先按心绞痛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2.4 为预防心绞痛发作,平时应坚持服用抗心绞痛药物,外出时需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应急。硝酸甘油见光易分解,应避光保存,最好6个月更换一次。
上一个医学论文: 浅析护理行为与相关法律防范医疗纠纷 下一个医学论文: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