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情 良好护患关系的切入点 |
|
共情——良好护患关系的切入点
摘要 在护理实践中,护士与病人之间发展起来的关系即护患关系,是护理实践的基础。共情人力的提高能使护士有能力真正地理解其他人在心理,生理和社会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的要求和渴望达到的预期目的,并因此促进患者的健康。共情是所有护患沟通的精髓,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和切入点。
关键词 共情 护患关系
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是被别人理解。如果作为个体的独特性能被其他人正确理解,我们就会有深切的满足感,相互之间的关系会进一步深入下去。正是这种理解构成了建立关系的基础。在护理实践中,护士由于职业的关系,需要与其他独立的个体发生交互作用,护士与病人之间发展起来的关系即护患关系,是护理实践的基础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能使病人感受到治疗性的支持,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促进护患之间的理解,减少医疗纠纷,同时还可以避免护士的耗竭。理解病人的需要、情感和所处的环境状况,对保证护理实践的有效性来说是基本的要素。
是什么特质使护士有能力真正的理解其他人,并因此促进他人的健康?已有许多护理学者能提供理由证明了这样一种曾被大家忽视的现象:是共情给护士提供了这种能力。共情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是自身的精神世界一样的一种能力。共情是能够理解和分担对方精神世界中各种负荷的能力,要求护士能够进入病人的精神世界,就如同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以期更好的理解需要帮助的个体。
共情和同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情是与对方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忧病人之忧,喜病人之喜,很容易卷入病人的情感当中。长期以往会耗竭而且激发出自身的负情情绪。共情与移情也不同。移情是指病人将过去的情感转移到护士身上,或护士将过去的情感转移到病人身上。在对现实进行反应时总是不可避免的夹杂有过去的经验和情感。
作为人的特性的共情认为:共情是天生的自然能力,是进入他人的思想和感觉的能力。共情不能习得,但自知力的增强会加强共情的敏感性。作为一种职业状态的共情被认为是一种习得的沟通技巧,主要包含认知和行为内容,以用于将对病人的理解传达给病人。共情的目的是让病人感觉被理解。作为沟通的共情是一种特殊的沟通方式,将共情分为三个过程:①护士感受病人的情感状况,②护士表达对病人情感和状况的理解,③病人认识到护士的理解。共情被看作是一个多元素的过程,包括的成分有认知、情感、感觉和对他人情感的敏感程度。作为护理的共情,不认为病人被理解是共情过程的结果,而认为共情的结果是已经明确设计好的护士行为。护士的行为能积极影响病人当共情交互作用时病人的结果得到改善。共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认知分析、情感反映,在护理方面最终形成护理干预满足病人的躯体需要和减轻病人感情上的痛苦。作为关系的共情,要求护士和病人自始至终发展一种相互关系。这种情况下的共情有助于他人感觉到作为一个个体被关心。与作为护理的共情相反的是,有效的干预和对病人需要的反应是共情的前提而不是后果。
共情过程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过程。理解共情的过程有助于我们认识共情并采取措施提高共情能力或技能,以促进护患沟通,为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技能。
护士如何为病人提供共情?首先,虽然共情在帮助性的关系中至关重要,但帮助者通常不能规范的提供更多的共情。其次,当护士有意识提供帮助时,不注意病人表示更多的共情。近年来,临床护理工作中出现滑坡现象与对病人的低共性护理有关。
治疗性的共情是习得现象,基本共情是自然能力。护士自身具有基本的共性能力,但要发展治疗性的共情需要有意识的学习和训练。因为共情反应可分为两个水平:①自发的共情反应,②习得的有意识的共情反应。
自发的共情反应是指基本共情。这种共情不能习得,但自知力会增加共情的敏感性,尽管基本共情不能经学习获得,但可以被认知、加强和精练,美学修养、个人经验、成熟程度和创造力有助于护士对病人的理解。在沟通和人际交流的技巧和护士的治疗角色共情的过程包括仔细倾听,给予治疗性的反应,治疗性的共情包括与病人的情感距离,适当的职业反应,客观性和职业角色。为了保持客观性,护士要能够跨出共情之外,这样才能保持以病人为焦点,也才能避免由于同情而不是共情导致个人情感的耗竭和护士不恰当的感情卷入。自知力仍被认为是共情的重要方面,他能使护士分清自我和他人的界线,使护士意识到与病人之间有差别,从而做出适当的职业反应,通过短期的以技能为基础的咨询课程可以提高护士的共情技能。
上一个医学论文: 产科模式改变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香丹注射液致腰部及臀部疼痛1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