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静脉输液配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
|
乳状不溶解物,是因浓度过高,酌加注射用水即可澄清,再加入适量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静点。
此类抗生素还有白霉素,其常用溶媒是0.9%氯化钠和5-10%葡萄糖注射液,静注0.2g加上溶媒稀释成10-500ml。
2.3 氨基糖甙类 临床常用的是庆大霉素(PH4.0-6.0)和丁胺卡那霉素(PH6.0-7.5),庆大霉素的药效受PH值影响较大,其在PH8.5时抗菌效力比PH5.0时约强100倍。因此,0.9%氯化钠注射液可作为庆大霉素静脉给药的溶媒。也可在5-10%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0.6-2.0ml的5%碳酸氢钠以提高溶液PH值,增强疗效。但庆大霉素的毒性也随之增加,此时应适当减少庆大霉素的用量。
2.4 其它常用抗生素 其它常用的抗生素有林可霉素、磷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异烟肼等。林可霉素的10%水溶液PH值为3.0-5.5,可稀释于生理盐水或5%右旋糖酐中静滴。磷霉素的钠盐水溶液PH值在4-11时可短期稳定,可稀释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5%糖盐水中静滴。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均直接静滴,不宜加入其它药物。异烟肼的5%水溶液PH值为6-8,可稀释于5-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
3操作注意事项
3.1 防止不良反应 用药前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家族中过去用药的历史,包括用过哪些药物、疗效如何、使用中有无不良反应,以及本次用药目的、药物的性能、作用、适应症、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根据所用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主动向病人询问有关的症状,并做好必要的解释,以便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对临床没用过的新药,应用时要小心谨慎,详看说明书,充分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规律及注意事项,在用药中密切观察病人反应。
3.2 配制的药液不宜放置时间过长 由于一些药物的稳定性差,稀释后不可放置过久,否则,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如青霉素G溶在葡萄糖中有效期仅2h,不但如此,青霉素的水溶液放置时间过长还将增加致敏物质的含量,使变态反应的发生率增加。此外,任何稀释液放置时间过久均易增加污染的机会,导致输液反应,应现用现配。
3.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 操作前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和湿式清扫,洗手、戴口罩;输液配制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注射器不可重复使用,应尽可能集中在净化条件较好的环境中进行,以减少污染的机会;认真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机械地执行医嘱,要有丰富的药学知识,以求达到安全合理、有效用药,全面决定配伍方案,充分了解药物的疗效、副作用、毒性反应,更好地执行医生的用药过程,使药物在体内达到最高的疗效和最小的不适。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53例产后出血的临床急救和护理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手术室每日业务学习实施探索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