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胸腺瘤术后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胸腺瘤术后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 关键词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我院于2005年10月收治1例术后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的胸腺瘤患者,经积极抢救及手术治疗,治愈出院,就抢救及护理介绍如下: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58岁,因右胸痛1个月余,于2005年10月31日入院。X线及CT检查示前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为胸腺瘤。术前患者无重症肌无力体征,于11月2日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术中肿物位于前纵隔偏右侧与胸膜及肺叶粘连,将肿物连同部分肺中叶切除送检,病理证实为恶性胸腺瘤。术后带气管插管入ICU。当时麻醉未苏醒,呼之不应,躁动,自主呼吸困难、痰多、口唇紫绀。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监测自主VT60-180ml),予抗感染、输血处理。于11月6日神志渐转清,出现四肢肌力低I级,考虑可能出现胸腺瘤术后合并重症肌无力,进行新斯的明试验(阳性)。加用溴吡斯的明60mgQ6h,胃管注入、甲基强的松龙、血浆输注,症状明显好转、自主呼吸增强、四肢肌力恢复。呼吸机维持呼吸7d,脱离呼吸机未出现不适。次日,拔除气管插管。术后21天痊愈出院。 2    护理措施与讨论  2.1    呼吸衰竭的观察与抢救    重症肌无力危象主要表现呼吸肌麻痹,以致气体交换不足;咳嗽无力,气道内分泌物聚积加重,气体交换不足,导致严重缺氧,继而影响循环系统。其特点是来势凶猛,抢救不及时,会导致死亡。因此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重症肌无力的关键。气管切开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便于气管内给药,以稀释痰液或解除气管痉挛,保持气管通畅。接上呼吸机辅助呼吸,更有利于调整呼吸频率,调节间歇雾化吸入及氧流量,从而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脑缺氧,预防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 2.2    气管插管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操作时动作轻柔,保持房间温湿度适宜,温度保持18~20℃,湿度不低于70%,室内每日用消毒液拖地2次。防止感染,可在管内滴入抗生素溶液;稀释痰液,可滴入生理盐水。每日雾化吸入及口腔护理各2次。人工正压给氧或使用呼吸机需用5mL注射器注入3~5ml气体至套管外气囊内(每4h充放气1次,放气时间约5min)。保持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每日更换敷料1次。 2.3    新斯的明的应用    任何胸腺瘤手术患者,无论术前有否重症肌无力表现,术后均要警惕重症肌无力的出现。新斯的明是预防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主要药物,在用量不足的情况下,患者仍有可能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本例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使用新斯的明,而出现重症肌无力,足以引起警惕。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
    脑膜瘤术后并发低钠综合征二例
    双叶胆囊合并腺瘤癌变1例
    维生素A对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鞍区肿瘤术中垂体柄的辨认与保护
    纵隔肿瘤术后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1例
    鞍区肿瘤术中垂体柄的辨认与保护
    孪生兄弟同部位同患胸腺瘤
    胸腺肽诱发癫痫发作1例
    消疲怡神口服液对应激大鼠下丘脑 垂体
    胸腺瘤误诊1例
    胸腺肽 1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
    恶性肿瘤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