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留置胃管的护理体会 |
|
临床留置胃管的护理体会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对留置胃管及其护理进行观察分析与探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插管失败原因
1.1 患者因素 插管前操作者未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未说明插管时的感受及重要性,患者不配合,拒绝插管。
1.2 操作者因素 操作者不了解插管的解剖走向,操作不熟练,缺乏经验,以至于插管失败。患者表现为鼻黏膜出血,呛咳,恶心呕吐。
1.3 操作方法 改进插管方法:插管前将需插入的胃管用石蜡油彻底润滑,这样既增加了插管的成功率,又减少了患者插管的不适感。插管时先将胃管与鼻孔平行插入2cm后改呈60°角,继续插入至鼻咽部,约插入15cm后将患者头部托起,使其下颌紧贴胸壁,以增加咽喉部弧度,使胃管顺利通过咽喉部进入食管。此时嘱患者边吞咽边将胃管缓缓插至所需长度后固定。
2 妥善固定胃管 胃管插入成功后,需将胃管妥善固定。方法为:在鼻孔处先用一长约3cm的胶布条环绕胃管2圈作一标记,再在其上用一6—7cm的胶布交叉固定鼻翼部,然后用备好的长约50—60cm的布带子(带子宽1.5cm)在鼻孔处环绕胃管打一结(打结时勿影响胃管引流),然后将带子两侧绕过患者头部。在一侧系一活结,以起到加强固定胃管的作用。经临床应用这种方法优于面颊固定法,它既不能限制患者头部的活动,又不易使胃管因胶布粘贴不牢或打喷嚏脱出,减少了患者再次插管的痛苦。
3 保持胃管固定与通畅
3.1 保持胃管固定 插管前操作者需向患者认真交待置管的目的及意义,取得其配合。置管后加强观察,防胃管脱出。
3.2 保持胃管通畅 每日两次用0.9生理盐水20ml冲洗胃管,防止胃管因堵塞或胃液粘稠而引流不畅。
4 引流不畅的原因及处理
4.1 胃管插入过长 使胃管盘曲在胃内或在胃内反折。此时,将胃管连接注射器回抽有阻力。处理:将胃管轻轻向外拔出至胃液引流通畅。
4.2 胃管插入过短 使胃管在胃内液面上,胃液得不到充分引流。此时可将胃管缓缓插入至胃液引流通畅。
4.3 由于插管动作较快,患者不配合吞咽,使胃管盘在食管内,插管时有梗阻感,连接注射器无胃液抽出。此时需拔出重新插管。
4.4 与体位有关 侧卧时胃管易紧贴胃壁,或离开液面,此时可调整体位保持引流通畅。临床中半卧优于侧卧位、平卧位。
4.5 胃内食物残渣较多,易致引流不畅,此时将胃管前端引流孔适当剪大,引流效果好。
5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给予每日两次口腔护理,除此外晨间护理时,嘱患者自饮10—20毫升温凉水,一方面可减轻咽喉部因干燥胃管摩擦而引起的充血水肿,另一方面有利于咽喉部痰液咳出,还起到稀释胃液利于引流的作用。
6 观察胃液引流的量、性质及颜色,并准确记录,为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7 加强责任心,保持负压引流持续有效,有利于胃液及时引流,防止引流液得不到及时引出造成吻合口瘘、刀口愈合不良 经临床实践证明,临床使用中负压球不能全部挤瘪,只需挤瘪球的四分之三或三分之二,这样临床效果好。
上一个医学论文: 早产儿黄疸光照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胸腺瘤术后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