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瘘管的护理 |
|
外瘘管的护理
关键词 血透 外瘘管 护理
血液透析的患者最为痛苦的是静脉穿刺带来的伤害,用16号粗针刺入肢体,非常痛苦,有些由于血管条件差,仅一次透析就要反复多次的穿刺达数十次才能成功。反复多次穿刺及反复透析对血管损害造成恶性循环,这时患者往往不能承受,常常灰心丧气,放弃治疗。在内瘘没有建立前使用外瘘过渡是非常有必要的,且外瘘管没有内瘘的副作用:对心脏的损害,虽然外瘘管给患者的生活常常带来不方便。但是也给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我们常称之为生命线。
1 外瘘管的护理 新建的外瘘最好包扎24—48小时以后再用,防止出血和渗血。伤口少量渗出一般不用处理,可自行停止。建瘘处可能有些肿胀和疼痛,一般将患者有瘘的肢体垫一小枕,2-3天后常常可缓解,有时病情危重,需要急
诊透析,新建的外瘘也可以立即使用,但是要注意无菌操作,及时清理伤口周围的渗血或渗液,用75%酒精纱布覆盖伤口,预防感染发生。
2 外瘘管的通畅与否的观察
2.1 望诊 瘘管通畅时瘘管内血液则呈均匀一致的红色,如果蓝紫色或者黑色,并有条絮状物从略带白色的血清中分离出来,提示瘘已凝血。这时回抽动静脉管把血凝状物质抽出丢弃,如果进入体循环有可能出现栓塞现象。
2.2 触诊 暴露在外面的外瘘管,用手触摸有温热的感觉,并能感到轻微的震动或搏动。
2.3 听诊 通畅的外瘘,可以在暴露的外瘘管上或静脉侧插头的近心端听到动静脉分流产生的血管杂音呈吹风样,杂音的响亮度与血压和血流有关。
3 如何延长外瘘管的使用寿命 血管通道是肾功能衰竭的生命线,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延长外瘘管的使用寿命。 首先,要防止外瘘管滑脱,带有外瘘管的患者要避免过多的体力活动,特别是带瘘的肢体不要负重或大范围运动。随时随地都要防止意外的创伤。关节活动时不要牵拉瘘管,注意睡眠姿势防止压迫瘘管造成闭塞
其次,在透析时要注意无菌操作,每次透析时,需用消毒剂擦拭外瘘管和瘘口周围的皮肤,如有结痂应用无菌小镊子除去。戴无菌手套取下封管盖,放入75%酒精中浸泡,或置无菌环境中保持,严防丢失,透析结束后,将封管盖盖好,更换新敷料,特别在动静脉连接外,要用75%酒精纱布包扎,并留出少许外瘘管在外,便于观察。
在有瘘的肢体上,尽量不测血压,输液或行动静穿刺,严禁利用外瘘做静脉注射,输血或取血等操作,尽量减少打开外瘘管的次数。
有外瘘者最好不洗淋浴,要防止带瘘的肢体浸湿或雨淋,可以擦澡,每天用2%碘酒擦拭伤口周围的皮肤二次,并用75%酒精脱碘。夏天每天更换敷料,浸湿后要立即使用碘酒消毒,消毒后更换敷料。经常更换内衣,穿宽大的衣服,在带瘘的肢体侧的袖子或裤腿上安上拉链,有利于外瘘的使用与护理。动静外瘘主要有血栓形成、出血和感染三大并发症。其中血栓形成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防止血栓形成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每次透析结束后在动静脉瘘管内各注入3ml干素液。浓度(2mg:100mlNS),在透析间期,每间隙一天注射一次干素,方法、浓度、用量同上。能够有效预防瘘管栓塞。
通过上述护理过瘘管寿命可达半年之久。即使糖尿病患者的瘘管寿命也会较长。
上一个医学论文: 提高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基本方法 下一个医学论文: 多发伤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