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教育程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
|
应用教育程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摘要 近年来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成倍增长,中国拥有世界笫二糖尿病患者人群,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
要疾病。糖尿病治疗的目标是良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等,同时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应用教育程序,积极对糖尿病患者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才能有效控制血糖,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教育程序 糖尿病 健康教育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1年4月-2004年9月共收治糖尿病患者48名,其中男性病人38名,女性病人10名。根据文化程度,其中学习能力在中等水平的39名,学习能力较低的9名。由于这些病人各自的特点及疾病程度的不同,对他们采取了责任到人,按程序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
2 评估
2.1 能力的评估 护士通过观察、对话、提问等方式评估了病人的学习能力,其中部分人有学习能力,愿意接受健康教育,但缺少纠正不良健康行为的勇气和决心;有的病人文化低,视听缺陷等,接受教育的能力差;有的病人由于健康状况差,而影响学习能力;有的病人既有学习能力,又渴望求得健康知识,而缺乏健康知识的信息。由于上述种种不同的情况,病人接受教育的能力有很大差异,这就需要护士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或推迟施教时间。
2.2 心理评估 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认真评估了病人的心理适应模式及对学习的认识能力,病人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等。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心理特点有以下几种情况。
2.2 预感性悲哀 与本病为终生疾病且会发生急、慢性并发症有关。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感染,血管病变,眼部病
变,严重时可致盲。
2.2.2 从医行为不良 糖尿病早期病人常因症状不明显而忽视治疗,表现出不遵医行为。
2.2.3 焦虑抑郁 由于病人过分注意自己的病情,或对病症发作感到恐惧,忧虑甚至产生死亡恐怖和疑病观念,如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出现头痛、烦燥等症状。
护士在病人开始学习前要了解这些心理状况,并适当的控制病人的不良情绪,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病
人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2.3 学习态度的评估 评估病人有无学习愿望,对健康教育是接受还是反对,通过教育是否能产生行为改变的效果,从而及时发现和纠正病人对学习的消极态度。
2.4 学习需求的评估 由于各自的学习态度,心理状况和学习能力不同,因而对学习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我们采取了
最直接的方法—提问,如:“您最想了解哪些健康知识?”“您想知道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吗?”从而判断出病人知识的缺乏程度及病人的学习需求。
3 有计划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为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使其认识到本病为慢性疾病,预后取决于血糖的控制与否及有无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了解学会自我保健对其今后的生活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血糖的控制及并发症的预防,同时也有助于建立自信。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1 饮食控制 严格遵照医嘱的要求进食,并保证营养成分适当的比例,应定时定量。对应用胰岛素的病人,为避免低血糖,可于两餐中或睡前加餐,但应包括在总热量中。
3.2 运动 运动可改善糖尿病人胰岛素抵抗,促进葡萄糖利用。原则强调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相对定时,定量,适可而止。可安排散步,家务活动,逛街,快走,慢跑,爬山等。一般每日坚持半小时左右。运动时间:餐后一小时运动可达较好降糖效果,最好不要空腹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
3.3 口服降糖药的指导 降糖药的服用具有严格的时间性。如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拜糖平)抑制小肠—葡萄糖苷酶活
性,减少葡萄糖生成,主要降低餐后血糖。服用的时间是进食时与第一口饭一同服下。我科采用护理人员站在病人身旁亲眼目睹病人服下,以使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做到严格掌握用药时间与进食配合,了解药物副作用的表现,如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一旦发生及时汇报医生。
3.4 指导病人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n[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PDCA循环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探讨甘露醇半瓶剂量的准确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