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DCA循环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
|
PDCA循环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类对健康认识的飞跃,现代护理质量已突破了生物医学护理质量范畴,涉及的范围更为深广,是集生物医学护理质量、社会医学护理质量和心理医学护理质量为一体的新护理学模式。因此,如何运用科学管理方法提高现代护理质量水平,这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我院自2003年以来,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将PDCA循环应用于护理质量标准化管理。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护理质量 管理 作用
PDCA循环法是程序化、标准化的一种工作方式,是按计划(P)、执行或实施(D)、检查(C)、处理(A)的原理,进行具有大环扣小环螺旋式上升循环特点的管理过程。我院自2003年7月实施以来,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将PDCA循环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我院的实施方法介绍如下:
1 PDCA循环的基础原理 PDCA循环管理方法于50年代由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提出,是按计划(P)、执行或实施(D)、检查(C)、处理(A)的原理,进行具有大环扣小环,螺旋式上升循环特点的管理过程。第一阶段(P):按目标制定计划;第二阶段(D):实践实施计划;第三阶段(C):按质量标准组织检查;第四阶段(A):对以上各阶段的情况进行总结处理。
2 PDCA循环管理应用
2.1 计划阶段(P) 计划是管理的龙头,首先由护理部制订护理工作长远规划,近期和短期计划,目标管理责任制等总目标。然后护士长具体制订本科室护理工作年度、季度和月计划、周安排、日重点和质量标准等具体目标,通过具体目标达到最终目标。
2.1.1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以护理部为管理系统中心,成立三级质控组和护理学术小组,层层监督控制。
2.1.2 强化护理质量意识 医院各级领导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更新观念教育和护理质量意识培养,尤其是注意新参加工作的护士、实习生的岗前标准化教育,激发大家对新护理模式的兴趣,提高做好护理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达到全员重视,共同贯彻执行的目的。
2.1.3 抓好在职标准化训练 新的护理模式对护理质量水平要求更高,必须强化护理质量标准化的在职训练。
2.1.3.1 业余自学为主,以科室为单位,每月举行一次护理新技术,新业务小讲课,每季度进行一次专科护理理论考试。
2.1.3.2 半脱产和脱产学习相结合,分期分批选派在职护理人员参加自学考试或到上一级医院,或成人高校等护校进行深造,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的新型人才。
2.1.3.3 护理部定期开展全院性学术活动,请专家教授专题讲座、现场观摩、外出参观、举办论文交流会、经验总结、知识竞赛、操作比武、每年进行“三基”和“专科”知识考试两次、操作考试两次等。
2.1.3.4 开展护理科研活动,护理学术小组及时了解护理专业国内外发展动态,高级科研建设和论文撰写方案,倡导护士撰写论文、学术报告。
2.2 实施阶段(D)
2.2.1 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 将护理质量管理纳入医院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及医院分级管理中,制定并完善以岗位责任制、技术责任制为主体的“护理质量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方案”,定岗、定责、定质、定量、定指标,从分配入手,把护理工作质量、效率和效益与奖金、工资挂钩、将工作业绩记入档案中作为晋升、提拔、进修的主要依据。
2.2.2 制订各项措施和规章 以二级甲等医院标准为依据,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规章制度和措施,并装订成册,发到各人手中,各种监测标准和指标做到人人皆知,保证各种计划和方案的惯性运行。
2.3 检查阶段(C)
2.3.1 一级检查 由科室护士长、主管护师和护师组成一级质量组,经常进行检查。每日部分检查,每周随机抽查一次,每月全面检查一次。重点把好护理核心制度、等级护理、护理文件书写和健康教育质量关。
2.3.2 二级检查 由护士长和专业组长组成二级质量控制小组,不定期检查护理人员仪表、无菌操作、技术操作、规章制度等执行情况。对科室现存和潜在质量问题进行[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礼仪化服务的实施 下一个医学论文: 应用教育程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