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胎膜早破产妇的护理措施 |
|
胎膜早破产妇的护理措施
摘要 目的:分析和回顾212例胎膜早破的病例,探讨胎膜早破的整理护理中的问题,提出如何进行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产科1998年6月~2003年6月收治的胎膜早破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12例发生羊水污染20%,产后出血0.9%,产褥热0.9%,无新生儿死亡,新生儿苍白窒息率1.8%,青紫窒息率3.8%。结论:对于胎膜早破产妇及时有效的护理加上正确的处理,对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病率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胎膜早破 护理措施
胎膜早破是产科的一个常见病症,不及时有效的处理会造成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本文选择我院212例胎膜早破的病例进行分析和回顾,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1998年6月~2003年6月收治的胎膜早破的病例212例。产妇年龄23~32岁,平均26.54岁;破膜孕周38~41周,平均39.78周;破膜时间至分娩时间或手术时间>48小时者48例,占6.6%。其中以急诊方式入院168例,占79.2%;门诊方式入院44例,占20.8%。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个人需求及心理特点找出护理问题,制订护理计划,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对病人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
1.2 产时情况 212例病例自娩155例,占73%,其中胎头吸引11例,占5.1%。剖宫产57例,占27%。发生羊水污染者43例,占20%。新生儿出生时发生苍白窒息者4例,占1.8%;发生青紫窒息者8例,占3.8%。
2 护理措施
2.1 产妇的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由于胎膜早破的病人常以急诊方式入院。入院时,孕妇的焦虑、紧张、茫然无知、无奈感等尽现于脸。护士应对产妇生理、心理情况进行了解,评估产妇的生理心理状况,对分娩的相关知识进行有地放矢地教育与指导,并在整个产程中给产妇持续的生理、心理、情感支持,最大限度地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和医务人员密切配合,顺利度过人生最难忘时刻。
2.1.2 体位 对212例胎膜早破的孕妇,采取绝对卧床休息,床尾抬高30度,取臀高卧位,以降低宫腔内压力,减少羊水流出。也可间断取左侧卧位,减轻右旋的子宫对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的压迫,增加静脉的回流,促进子宫胎盘血液循环。
2.1.3 饮食方面的护理 指导胎膜早破的孕妇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清淡、易消化食物,以增加机体抵抗力。由于孕妇绝对卧床,活动减少,肠蠕动减慢,容易引起便秘。所以应多进食纤维较多的蔬菜及水果,如:韭菜、青菜、香蕉等。使孕妇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给予口服缓泻剂或肛用开塞露。
2.1.4 生命体征监测 胎膜早破孕妇入院后每4小时测量生命体征一次并记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给予处理。因为胎膜早破后,孕妇及胎儿发生感染的机会增加,临床工作中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体温、脉搏变化。
2.1.5 鼻导管低流量吸氧 对胎膜早破的孕妇,每日给予氧气吸入3~5次,每次30分钟,氧流量为每分钟1~2升。由于羊水减少,胎儿在母体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脐带、胎盘、胎体易受压迫,致使胎儿宫内窘迫可能。吸氧可有效地提高孕妇的血氧浓度,通过子宫胎盘血液循环,提高胎儿血氧浓度,增加胎儿的抵抗力。
2.1.6 会阴护理 胎膜早破后子宫与外界形成通道。会阴部经常处于潮湿状态,此时,寄生在宫颈阴道附近的细菌上行侵犯羊膜,随着通路进入宫腔,诱发官腔感染。尤其是破膜时间越长,感染机率越大。所以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是控制感染的首要条件。具体方法是每日用每升3克的碘伏溶液冲洗外阴两次。
2.1.7 严密观察宫缩 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妇大多有自发宫缩,所以对孕妇应观察宫缩开始时间和宫缩的规律性和强度。对无规律性宫缩者,给予静滴催产素,及时终止妊娠。
2.2 胎儿的护理
2.2.1 胎心率的观察 足月胎膜早破后,羊水从宫腔流出,胎儿在宫内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势必引起胎心率的变化。所以监测胎心率是衡量胎儿在宫内环境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孕妇入院后用胎心监护仪监护20~40分钟并记录。正常胎[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四肢非主要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肛周感染的护理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