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展心理咨询网络远程教育的必要性 |
|
开展心理咨询网络远程教育的必要性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咨询机构人员服务的现状与不足。方法:对开展远程教育后的学习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转变学习观念,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业务水平,提升整体形象,对心理咨询人员要做好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论:心理咨询服务应变被动为主动,加强人们对心理疾病的认识,减少人们对心理障碍病人的歧视。
关键词 心理咨询 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是以学习者为主体,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internet网络等高新技术为主要教学手段和传播媒体,运用图像、文字、动画、音频和视频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交互式网络教育方式。开展远程教育特别是心理医学远程教育,充分利用和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对于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提高人类综合素质,加快心理医学发展步伐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以及竞争压力、失业、生活节奏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心理障碍对中国人民健康的危害“越来越突出和严重”。调查显示,中国人群中,抑郁症、神经症、酒精滥用、海洛因成瘾、自杀发生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儿童的行为问题,大、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日渐突出;老年抑郁症在老年人群中的比例逐年增高。而目前中国心理卫生服务不足,许多人不能及时得到干预和治疗。
1 心理卫生认识不足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突破了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认识到人群和个体的健康水平不仅与各种自然因素有关,还会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社会的、心理的)影响,以及自然因素与社会心理因素间相互作用的制约,而公众对心理卫生认识不足和社会的偏见造成病人的病耻感,不敢就医和求治率及低,导致心理疾病的慢性化和精神残疾。另一方面,医务人员卫生知识的缺乏,限制了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中精神病人与神经症病人之比为1:10至1:15,大部分的神经症病人首先到综合医院就医,而综合医院和基层诊所的非精神科医生对神经症的诊断并不熟悉,甚至连基本知识和概念也相当模糊,由此可见,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势在必行。
2 心理卫生服务不足 我国心理卫生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心理卫生服务。许多个人不能获得心理卫生服务,尤其是贫穷和偏远落后的山村。中国的普通卫生保健人员并不提供基本的心理卫生服务,在综合医院也没有心理咨询门诊,国内所提供的心理卫生服务90%来自专科精神病医院。因此,增加心理咨询医务人员的数量、提高心理咨询医务人员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
综上两点可见心理卫生认识不足和心理卫生服务不足亟待解决。面授教学虽然直观,效果较好,但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限制了大规模发展的可能性,就是想把现有的心理咨询医务人员在几年内培训一次也是非常困难的。只有通过远程教育才能对全民进行精神卫生与精神疾病知识教育,使广大群众能够及早发现和识别精神卫生问题,及时寻求咨询与治疗;提高综合医院各科医生和心理咨询机构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做到及时识别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做到能够及时转诊;并进一步提高心理咨询医务人员的质量,减少误诊率。
3 心理咨询网络远程教育的优点
3.1 自由学习的随意性和广泛性 网上学习可以使学员自由选择学习课程,安排学习计划,掌握学习进度,按照自己的速度学习,学习时间由自己随意安排,提高了教育的社会效益,使受教育的对象扩展到全社会不同群体,不再受教育环境、受教育者年龄等方面的限制,人人有机会上网学习,了解心理知识,加强对心理疾病的认识,减少了人们对心理障碍病人的歧视。因此远程教育具有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随意性和广泛性。
3.2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老年食管癌术前术后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四肢非主要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