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冠心病社区干预研究进展

为和负性情绪可直接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A型行为即攻击性、竞争性、缺乏耐心、时间紧迫感、敌意、易怒等一组行为性格特征;负性情绪是指焦虑、抑郁情绪。Rozanski A的研究发现[10],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多种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如焦虑、抑郁、某种人格特征、社会的孤独以及慢性的生活应激等。常用的心理干预方法有认知疗法[11]、行为治疗[11]、精神支持疗法[12]和放松疗法[12]。认知疗法是修改A型行为的认知,如将“我必须尽快到达”转变为“我正在很快到达”;行为治疗是行为的减缓,通过B型行为角色扮演完成;精神支持是通过暗示、预防性谈话等,了解患者性格特点及目前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疏导、安慰、支持、鼓励,帮助病人消除心理社会紧张刺激,指导控制良好情绪。放松疗法包括超凡的默想、倾听音乐、太极拳、催眠暗示、兴趣培养等等。 2.5  现代干预  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是四大相关疾病且为因果[13]。由于冠心病各危险因素间的内在联系,单因素的干预已被多次证实是低水平的低效果的[14],因此冠心病的社区干预应从多因素、多方位进行。对于那些通过饮食调节、行为控制、运动锻炼、心理调节等方式仍未能控制病情的病人则应积极采取现代治疗的干预。如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控高治疗、对血脂高者进行药物调脂治疗、积极预防和控制血糖。定时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并发症。嘱病人遵医服药,定时复查及时就诊。 3  社区干预效果 3.1  提高了人群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认识  张欣等[15]通过对社区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冠心病人对保健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5.6%提高到干预后的84.4%。江滨[16]等在上海、北京、和长沙三城市开展预防心脑血管病综合性干预,评价其对社区人群知识、态度、行为水平和健康相关行为影响,结果显示,与基线1992年相比,1995、1997、2000年行为水平均分净提高9.89、4.74、10.66分。杨水长[4]对3年来疑诊冠心病患者进行不间断3年干预,冠心病患者对危险因素认识明显提高,健康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说明了在社区开展冠心病的健康教育,人群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大多能够主动、自觉地采用良好的行为习惯。 3.2  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冠心病是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患者往往患有多种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王凤卿等[17]对76例社区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88.5%的患者血压下降,收缩压平均降低40mmHg,舒张压平均降低20mmHg;91.2%的患者心率下降,平均降低9次/分;心绞痛发作次数由干预前每人每月5次下降每人每月1次;何艳玲[18]等报告对社区58例冠心病病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一年,一年中58例病人无新的心脏事件发生,干预后心绞痛发作比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社区干预可提高冠心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3.3  对冠心病事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文献研究表明,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开展健康教育的干预可有效降低冠心病事件发病率、死亡率。黄茂盛等[6]对我国北京、上海、长沙3个城市共约30万人群开展社区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性干预研究,结果,干预社区冠心病事件年平均为51.1/10万,明显低于监测社区(71.3/10万);干预社区冠心病事件年平均死亡率为38.2/10万,明显低于监测社区(51.3/10万)。南颖等[19]对天津市城区干预点和对照点194名1992~1996年发病的急性心肌梗塞存活患者进行了预后状况和服务利用情况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对照点和干预点患者恢复期合并症发生率分别为58.5%和42.3%,再次住院率分别为39.8%和25.4%,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3.4  促进了行为改变,提高服药依从性  大量的文献研究表明,通过以健康促进为手段开展健康教育综合社区干预,病人对冠心病的认知有了极大的改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自觉控制饮食、戒烟、控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按时服药,使血压、血脂、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能够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负性情绪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等,减缓了疾病的发展,提高了生活质量。 3.5  建立了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  医护人员走进社区,走进患者家中,在诊病治病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与人群近距离地进行各方面的沟通,有效地促进人们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病人解决治疗中出现的问题,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  讨论  文献研究表明,通过社区综合干预,可有效提高人群对冠心病的相关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影响心电图运动试验对冠心病诊断的因素
    疾病社会负担测量方法探讨及其意义
    国际眼病中心病房管理体制探讨
    冠心病患者血浆心钠素水平与左房功能变
     纤维蛋白原基因启动子区Hae 多态性和
    1992 1997年北京房山区心血管病社区人
    冠心病的自我保健疗法
    小儿先心病室间隔缺损Amplatzer封堵术
    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心理干预及其意义
    雌激素替代疗法对绝经后冠心病患者及正
    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付氧酶基因多态
    慢性肺心病并肝功能受损43例临床分析
    Lipo PGE1对冠心病患者红细胞最大变形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