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1例宫内合并宫外妊娠的护理


1例宫内合并宫外妊娠的护理       宫内宫外同时妊娠极为罕见,发生率为1:15000~1:30000,是一种特殊的异位妊娠。我院在2003年11月收治一位“宫内合并宫外妊娠”的患者,经宫外妊娠手术治疗后,该患者已于2004年6月剖宫产一女婴,重2875克,评10分,手术顺利,术后第七天,母婴康复出院。 1  基本资料  患者:26岁,停经40天余,查尿HCG(+),随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伴下腹疼痛而来院就诊。阴超提示:“宫内妊娠合并左输卵管妊娠”,而收治入院。于2003年11月13日行左输卵管切除术,术中积血内找到孕囊,病理报告示:绒毛膜滋养叶细胞伴出血渗出。术后给予青霉素钠静脉点滴抗感染治疗,并予VITE口服宫内保胎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后14天痊愈出院。出院后继续给予口服VITE至孕5月,门诊定期随访未有异常。 2  病因 2.1  宫内宫外妊娠在不同时期受孕  当受精卵在宫内着床后,体内开始产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雌孕激素。这些激素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使整个孕期不再排卵,但大量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也可能促使卵泡发育并排卵,精子也可通过子宫腔包蜕膜与壁蜕膜之间进入输卵管, 一旦受精,由于孕期输卵管蠕动减少、减弱,易着床于输卵管,造成宫内外同时妊娠,但非常罕见。 2.2  宫内宫外妊娠在同一时期受孕有两种可能  A,同时排出两个卵子分别受精,分别种植于宫内、宫外,B,两个卵子受精后分裂成两个独立的卵裂球,分别种植于宫内、宫外。 2.3  辅助生育技术后,宫内宫外妊娠发生率增高,主要因为移植的胚胎数量多,移植液容量大,引起部分胚胎流入其他部位着床和发育,形成宫内外同时妊娠 3  诊断  宫内宫外同时妊娠诊断比较困难,GOLDMAN等提出如遇以下症状和体征提示宫内宫外妊娠: 3.1  怀疑异位妊娠者其子宫与妊娠月份相符; 3.2  切除异位妊娠后,早孕反应持续存在; 3.3  清除宫腔妊娠后显示腹腔积血体征; 3.4  排卵后12、14、26天血清HCG水平高,提示可能多胎妊娠但超声检查宫内仅一个妊娠囊则考虑可能同时有宫内宫外妊娠。 4  治疗 4.1  手术治疗  行输卵管切除术; 4.2  保胎治疗  卧床休息、口服vite; 4.3  抗感染治疗  静脉点滴青霉素; 5  护理 5.1  心理护理  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建立互信人际关系,与医师商议向孕妇说明病况及对胎儿影响,告知患者每日例行治疗,并在做各项检查前给予适当理解。建议使孕妇可行之放松及舒适方法:放松运动、阅读、听音乐等。 5.2  术前术后护理  提供术前卫生宣教,包括咳嗽、翻身、腿部运动的术前宣教,预防术后合并症发生;在手术中监测母儿的健康状况,尽可能提高胎盘血循及供氧量;在术后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咳嗽、及早下床、在床上做腿部运动,都可以使母体早日恢复,鼓励孕妇尽早恢复适当饮食,以提供胎儿足够营养,注意生命征象的变化及是否有早产或流产症状,及早处理。 5.3  生活护理  多给予患者生活上的照顾,给孕妇床边喂饭,送便器。 5.4  会阴护理  为了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0.1%洗必泰擦洗会阴两次,勤换衣裤; 5.5  饮食护理  给予有营养、易消化、清淡的半流质饮食。 5.6  教会产妇自我监测的方法  严密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到孕20周及时去医院做产前检查、数胎动每日三次。 6  康复期指导    务必让孕妇了解出院后居家照顾原则,注意休息,有危险讯号(如阴道流血、腹痛、胎动增多或减少,胎膜早破)立即进院检查,并留下医院热线电话,以便有问题能及时联系,定期返院追踪孕程进展,以期成功怀孕至足月。 7  小结   宫内宫外同时妊娠是一种病理性妊娠,对母亲及胎儿都有很大的危害,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开展,我们应对这疾病给予足够重视,做好母儿监测和护理,促使母儿康复。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浅表淋巴结肿大的151例艾滋病患者淋巴
    T药铜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观察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变25例临床分析
    1例子宫内膜癌病人的整体护理
    1例腹部巨大肿瘤切除术后护理
    严重低血钾致心跳骤停1例抢救体会
    桡骨小头半脱位91例诊治体会
    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与低剂量炔诺
    微卫星不稳定性及DNA错配修复系统与子
    子宫内膜癌放射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1例疤痕性马蹄足行带蒂皮瓣转移植皮术
    21例医源性肝外胆管狭窄的处理体会
    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