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路减压植骨双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多椎体爆裂骨折的护理16例 |
|
枕、海绵垫为病人垫好,使病人能保持一个比较舒适的体位[4]。
3.3 切口管理 此手术一般切口长约15~30cm,手术创面大、剥离深,术后一般在切口处放置引流管行负压引流,有胸膜破裂者,修补胸膜后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引流期间应保持负压状态,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在更换负压装置时避免空气进入引流管,操作中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引流管污染及脱落。一般在术后24~48h可拔除创口引流管,48~72h摄取胸片正常后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注意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情况,一旦渗血过多应及时更换,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清洁,术后10~14天拆线。
3.4 预防并发症
3.4.1 预防肺部并发症 ①指导病人作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以利于增加肺活量。方法:嘱病人深吸一口气,屏住15s,然后徐徐呼出,呼气的三分之二时咳嗽,反复进行,使痰液由肺泡周围进入气道而咯出。②定时变换体位,每次翻身时拍打胸背部以利排痰。痰液粘稠,可给予雾化吸入每天2次。
3.4.2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①鼓励病人多饮水,3000ml每天,以便冲洗膀胱,预防泌尿系结石。②留置导尿管护理。用7%万福金安消毒液清洗尿道口2次每天,每天更换引流袋,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留置导尿持续引流尿液1~2周后,将膀胱引流改为4~6h定时开放,2~3周后,可试行拔除导尿管,用挤压的方法训练反射性膀胱排尿。③冲洗膀胱。将膀胱内积存的沉渣冲洗出来,防止感染。常用生理盐水加硫酸庆大霉素。冲洗液量250~500ml。
3.4.3 预防便秘 ①患者卧床时间久,胃肠功能、蠕动功能减弱导致食欲减退大便干结,故饮食宜定时、定量,多食粗纤维食物和水果,多饮水。②腹壁按摩,顺结肠走向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便。③上述方法不奏效时可用开塞露或灌肠。
3.4.4 预防褥疮 ①保持床单平整、松软、清洁、干燥、无皱折、无渣屑。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晨晚间护理清洁皮肤。对皮肤易出汗部位可滑石粉或爽身粉抹擦。③定时翻身。建立床旁翻身卡,每隔2~3h翻身一次,翻身时要掌握方法,护士班班接病人的卧位、皮肤情况及护理措施,以防发生褥疮。④加强按摩,每次翻身后,对受压的皮肤进行按摩,并用50%红花酒精按摩骨突出部位。
4 康复指导 术后当病人疼痛减轻后,可指导病人在床上进行四肢肌肉的舒缩运动、双下肢屈曲、直腿抬高。截瘫病人应帮助其肢体各关节被动活动,置肢体于功能位、舒适位。如病情平稳,X线摄片显示内固定正常后,术后3周戴胸腰椎支具下床活动,但应有家人在场,以免摔倒。活动范围及强度应循序渐进,早期禁忌脊柱弯曲扭转及提重物活动或劳动。
5 出院指导
5.1 出院后卧硬板床休息一个月,可在床上做肢体和腰背肌的练习(如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四点支撑法、飞燕点水法。)
5.2 应避免不良姿势,如胸腰椎过度扭转、弯腰过度、持物过重、近期长途旅行等,以免影响疗效。
5.3 术后戴支具3~6个月,半年内减少身体负重。
5.4 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5.5 按医嘱定期来院复查X线摄片,观察内固定有无松动。
6 小结 前路减压植骨双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多椎体爆裂骨折,是脊柱外科领域的一项新技术。我们在做好此项手术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手术前呼吸功能训练和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体位、切口引流护理及康复指导,对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孝平,等.外科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0
2.朱蕾,刘又宁,于润红.临床肺功能.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1):32
3.王素霞,薛燕.应用改良R-F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22例.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2):24
4.孙玉珍,高小雁.脊柱外科病人的体位护理1480例.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25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1例宫内合并宫外妊娠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