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呼吸道管理 |
|
合并呼吸衰竭死亡。
3.3 停用呼吸机指标 吸入氧浓度≤40%,呼气末压力≤2~3cmH2O,自主呼吸嘲气量≥5ml/kg,肺顺应性≥5ml/ cmH2O,自主呼吸有力,无呼吸困难,X线摄片大致正常,循环稳定,平均动脉压在60mmHg以上,血气分析PaO2>70mmHg, PaCO2<45mmHg,无心律失常,肢端暖,尿量正常,精神好,可停机械通气,气管内给氧,观察30分钟无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下降,SPO2≥95%,则可安全拔除气管插管。
3.4 拔管后呼吸道管理 拔管后有喉头痉挛者,可立即用肾上腺素做喉头气管喷雾,禁食2~4小时,每次进食后须抱病儿直立,拍叩背部排气,以防因进食而误吸,给予面罩氧气雾化(白天),晚上则用鼻管吸氧(氧雾化产生躁音,影响休息),雾化罐每日更换1次,加强体疗排痰,每2小时翻身叩背,小婴儿可抱起来叩拍背部,鼓励咳嗽(幼儿)排痰,必要时用鼻导管插入气管内吸痰。
4 预防肺部感染
婴幼儿术后进入Icu监护,应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切断传播途径,地面用清水拖布拖地三次,用1.5%过氧化氢喷雾进行空气消毒,每周用乳酸蒸薰一次,控制人员出入,对有创伤的动、静脉管路及导管于病情稳定后及时拔除,减少伤口感染的机会。工作人员行治疗前后勤洗手,心脏手术创面大,暴露范围广,加上血液须经体外循环转流,手术被污染的机会增大。因此我们在手术中,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给药的方法以分次微量泵均匀输入,本组患儿术后应用抗生素3~7天。
5 结论 通过对16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护理,认为进行术前呼吸道准备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加强体验疗,采取针对性、严格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心内直视手术呼吸道并发症和病死率。
参考文献
1.丁文祥,苏肇杭.小儿心脏外科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杜晓鹏.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后气管切开的护理.陕西医学杂志,1993;22(9):560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老年性痴呆的预防和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近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