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机磷中毒患者气管切开后痰堵的原因及护理 |
|
有机磷中毒患者气管切开后痰堵的原因及护理
由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易并发呼吸衰竭,使病人最终因缺氧窒息而死。建立人工气道是保障机体供氧的快捷有力的抢救措施,而痰堵往往直接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甚至造成患者死亡的严重的后果。严格、有效、细致的气道管理是避免这一现象的关键。笔者从2000~2004年我院收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住院患者的临床分析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原因分析
1.1 有机磷患者因腺体大量分泌致分泌物增多,易造成痰堵。
1.2 人工气道的建立使危重病人在吸气过程中丧失了呼吸道加温加湿的功能,只能吸入干燥和温度较低的空气,结果吸入气的温化和湿化功能由支气管粘膜完成,易引起气管粘膜干燥,分泌物粘稠,痰栓形成;另阿托品的大剂量使用,使整个气道环境干燥,痰痂极易形成。
1.3 吸痰,反复插管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甚至损伤,粘膜水肿使分泌物增多。
1.4 感染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第一气管切开形成开放性的伤口易感染:有机磷中毒病人因早期禁食致营养摄入的减少,毒素的侵袭,引起机体抵抗力的下降,病原体容易侵入致感染。第二是医源性感染:人工气道的建立,整个呼吸道对外防御力随之下降,失去了正常情况下呼吸道对病原体的过滤和非特异性免疫保护作用,造成细菌沿气管的支气管树移行;气囊滞留物流下流,另呼吸机管道的污染等。感染对整个呼吸道的破坏力是导致了分泌物的增多的直接原因,引起痰堵
2 预防措施及护理
2.1 生命体征的观察
2.1.1 防止痰堵,保证有效的气体交换,首先要密切注意:
2.1.2 每15~30分钟观察生命体征,面色、及唇并记录。若面色红润、唇红,则表明气体交换正常,反之要警惕气道受阻,立即检查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1.3 观察呼吸机工作情况如有报警首先应看病人面色是否发绀,也可听诊肺部迅速排查否有痰堵;如采用气囊人工辅助呼吸,发觉挤压气囊有明显阻力对抗时,高度提示痰堵应立即吸痰,必要时取出内套管清洗
2.1.4 观察患者胸腹部起伏情况,在靠挤压气囊辅助人工呼吸时,若患者胸腹随气囊的挤压而起伏,表明正常;在自主呼吸恢复期时,若胸腹起伏每分钟16~25次,且面色红润时,表示气体交换正常;也可将少量棉花纤维放于人工气道口上,若纤维随呼吸而摆动则表明呼吸存在,反之迅速查看患者面色,若面绀立即接上气囊恢复辅助呼吸。
2.2 人工气道的管理 保持有效的吸痰是关键。我们具体采取以下方法
2.2.1 配制0.9%生理盐水50ml+-糜蛋白酶4000u与0.9%盐水50ml+青霉素钠80万单位,每30分钟交替滴入人工气道内3~5ml,若痰液干燥,可改为15~30分/次,保证气道湿度从而稀释痰液。
2.2.2 彻底吸痰,选择细长柔软(外径小于气管内径的1/2)的吸痰管,吸痰前将吸痰管轻轻插入到气道内,深度宜(20~25cm)可据听诊情况确定部位后再吸,注意动作轻柔,边旋转边慢慢向上提,多角度、多层次地吸,保持吸痰的彻底性。提倡一次性吸引,插管最多不超过2次,每次不超过15秒。避免反复抽吸刺激呼吸道粘膜而使其受损。
2.2.3 鼓励患者有效咳嗽 帮助患者勤翻身,并辅以正确的拍背。具体方法,帮患者侧卧,面向护士便于观察,一手扶住患者,一手在患者背上自下而上地轻且有力的叩拍,利于痰液的排出。
2.2.4 保持环境的清洁,温湿度适宜 经常用干净的湿拖把拖扫病室,保持室内湿度60%~70%,温度20~22℃;用0.9%生理盐水浸湿过的无菌纱布盖于气道口,q4h更换一次并保持湿润。以改善气道内干燥的环境,利于痰液的咳出或吸出。
2.2.5 湿化瓶宜用40℃蒸馏水保证氧气到达气道时得到恰当的温化、湿化,从而避免干冷的刺激使支气管痉孪,从而利于稀释痰液,加速呼吸道纤毛运动,促进痰液排出。
2.3 并发症的护理 有效地控制感染,是保证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的重要环节。我们采取以下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
2.3.1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地面清洁,每天通风换气2~3次,每晚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2次,经常用干净的湿拖把拖地或用1%的优氯净溶液拖地,每日至少4次。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重症丘脑出血微创术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胃管的留置方法与护理综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