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症丘脑出血微创术的护理 |
|
重症丘脑出血微创术的护理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术 护理
自2001年5月~2005年5月,我院利用YL—I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50余例,把其中25例丘脑出血量在30ml以上归为重症丘脑出血,这些病例且有起病急,症状重,病死率高的特点,因此在对其行微创术的护理过程中,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求那些进行过专业进修学习的护理人员来进行护理,她们不但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耐心与同情心,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15例,女10例。年龄46~89岁,平均年龄68岁。深度昏迷5例,中昏迷10例,浅昏迷7例,嗜睡3例,双侧瞳孔散大4例,单侧瞳孔散大7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14例,出血量30~40ml 7例,41~60ml 9例。发病至手术间隔时间,8小时内20例,8~24小时内5例,其中治愈好转19例,死亡6例
1.2 手术方法 所有手术均在科内微创室进行,在CT片上定位选用YL—I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未破入脑室系统的11例病例中,穿刺针进入血肿腔进行抽吸冲洗,其中2例使用了双针对冲引流。破入脑室系统的14例中,5例单纯血肿穿刺,6例行同侧侧脑室穿刺,3例行血肿穿刺加同侧侧脑室穿刺。
2 术前、术中护理
2.1 术前护理 入院后患者必须绝对卧床,保持环境安静,去除假牙,将病人头部抬15~30度,及时给氧、导尿,严密观察血压、呼吸、神志、瞳孔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做好微创室的消毒工作,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完成各种皮试。
2.2 术中护理 观察病人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及监护仪的各项指标,协助医生穿手术服,按医嘱完成各项操作。
3 术后护理
3.1 引流管的护理 根据微创术的部位选择固定引流管的位置,脑室引流高度为穿刺点水平上15CM左右,未破入脑室血肿的引流管放置于低于血肿水平的位置,引流袋应低于穿刺点水平10~20CM。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受压扭曲或堵塞,密切观察引流量颜色准确记录,如引流大于CT报告出血量或颜色由暗红色转为鲜红色,提示有再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
3.2 创口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常规消毒创口,常规消毒引流管接口和引流袋接口,更换引流袋1次/天,严防污染而引起的逆行感染。
3.3 呼吸道护理
3.3.1 保持呼吸道通畅,备吸引装置于床头,病人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时误吸,翻身叩背每2小时1次,使痰液不易沉积于肺底,易于咳出,翻身时避免牵拉引流管、气管切开的患者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吸痰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粘膜。痰粘稠不易咳出时,可用0.9Nacl20ml+a摩蛋白酶5mg+庆大霉素8万单位雾化吸入4小时1次。吸痰前后滴雾化液,使痰液稀释后易于吸出。
3.3.2 吸氧3~4L/min监测血气变化,随时调整氧流量,鼻导管每天更换1次
3.3.3 舌后坠者,用舌钳拉出或使用口咽通气管。
3.4 一般护理
3.4.1 应置入抢救室的单人间,谢绝探视,控制陪护,房间每日紫外线消毒1次,地面每6小时应消毒1次,病房通气应2次/天,每次30min。
3.4.2 加强口腔护理,每天3次,口唇用液体石腊涂擦,防止唇干裂。张口呼吸者应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以湿润吸入的空气,纱布应经常更换。
3.4.3 会阴部护理 留置导尿管时间不宜过长,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每日会阴清洁2次,尿管定时夹放,以训练膀胱的收缩力,为拔管做准备。
3.4.4 防止褥疮 术后病人常因卧床时间长,感觉运动及营养障碍,容易发生褥疮,应每日早晚清洁皮肤,随时保持床褥平整、干燥,防止骨突出处受压,至少2小时翻身1次,局部按摩,防止褥疮发生。
3.4.5 眼部护理 眼睑不能闭合者,用氯霉素眼药水点眼4~6次每天,用四环素眼膏涂眼每晚1次。
3.4.6 饮食护理 如术后病人很快清醒且病情平稳者,术后第1天进流质饮食,第2天、第3天给半流质饮食,术后不能进食病人第3天应给子鼻饲维持营养。[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家庭护理的策略 下一个医学论文: 有机磷中毒患者气管切开后痰堵的原因及护理
|
|
|
|
|
|
|